聚会准备
- 小组公约:事奉神的人要有同一个心灵、同一个脚踪(林后 12:18),所有的信徒组员都要认同小组公约,才能同心事奉。
- 讨论题目:教会团组部统一规划讨论主题。2018-2021年的主题是根据教会同步读经,讨论圣经在生活中的应用。各小组信徒组员每家轮流出题,让每个信徒都有操练的机会。
- 敬拜诗歌:带领者要预先准备3首熟悉的、容易的诗歌,不可临时点歌、练歌或听歌。选取诗歌的参考顺序是:赞美 -> 与神亲密交通 -> 回应十字架的呼召。
- 聚会地点:信徒组员轮流开放家庭,夏天可在户外聚会;实在无法面对面聚会时,可以通过网络聚会。
聚会程序(90-120分钟)
- 带领:
- 组长、副组长以家庭为单位,轮流带领聚会。
- 一家负责带领时,另一家负责配搭,避免冷场。
- 破冰(5分钟)
- 当有新朋友参加聚会时,需要先有温暖、轻松的破冰过程,让每个人感觉轻松自在、受到接纳
- 敬拜(10分钟)
- 带领者以诗歌开始敬拜。
- 配搭者以祷告结束敬拜。
- 讨论(50分钟)
- 回顾主题:如果有新人参加小组,带领者应先做回顾、介绍,帮助新人了解主题、融入讨论。
- 问题切入:每个问题的切入步骤是:
- 让组员分享对神话语的理解和回应。
- 让组员在被接纳的气氛下,分享自己在实践上的困难或失败。
- 引导组员在分享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建立信心,立志顺从圣灵、活出真道。
- 彼此建立:带领者要把握讨论过程,尽量让人人都有机会分享、操练。讨论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真理与个人的关系、实际的应用和见证,目的是造就、安慰、劝勉人,建造教会。
- 掌握时间:每题平均讨论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当组员跑题或生出许多枝节时,带领者要适时地把话题拉回来。
- 应对难题:当组员把话题引到敏感或疑难问题时,要尽量避免争论,不必匆忙下结论或出主意。带领者可以表示理解,提议先放在祷告中,以后再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要避免把小组聚会变成难题解答、个案辅导或查经聚会。
- 回应原则:
- 无益的回应包括:八卦、当众批评指责、单凭一面之词即下判断、好为人师、太理论化、忽略别人的感受,拉远话题等等。
- 有益的回应包括:表达“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说造就人的话、用爱心说诚实话。
- 分享(15分钟)
- 见证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与作为,或对自己祷告的回应(不一定要与当天的主题有关)。
- 代祷(10分钟)
- 组员彼此代祷,为教会代祷。
- 茶叙(0-30分钟)
- 在家中聚会时,可以在代祷后茶叙,组员彼此轻松交通。
特别聚会
每年教会将安排多次特别聚会与活动,包括参加布道会、参加培灵会、野餐、郊游、家庭营等等,这时小组聚会将暂停,是各小组彼此联谊和邀请新人的机会。
平时来往
- 彼此关爱:在小组聚会和教会崇拜之外,小组组员应当密切来往,彼此照顾对方在生活和灵性上的软弱和需要。
- 联合聚会:各小组至少每季度一次与其他小组联合聚会,以促进各组成员之间的交通。
- 组长聚会:小组带领同工至少每季度一次共同祷告、分享。
小组增长
- 小组的固定组员在7-12人左右,比较适合有效的讨论。
- 组员应该积极带领教会以外的新成员参加小组聚会。教会内部未归属小组的新成员,由牧师、团组部和各组长协调分配到各组。
- 固定聚会的信徒超过12位以后,组长应该开始安排两家信徒操练带领小组,预备成为新的副组长。超过14位信徒时,应该伺机分组,原来的副组长成为新的组长。分组的时机根据组员的预备情况而定,不可为了分组而分组。
制定:2013年1月16日高贵林国语教会团组部
修订:2019年5月12日高贵林国语教会团组部
修订:2020年9月5日高贵林国语教会团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