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都被我在上一章所说的关于我们主的话「你们要完全」(译注:参见《马太福音》第5章48节)所困扰。有些人似乎认为,这意味着「除非你是完全的,否则我不会帮助你。」既然我们不可能是完美的,那么,如果祂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处境就毫无希望。但我不认为祂是那个意思,我认为祂的意思是:「我给予的唯一帮助,是帮助人成为完全;你可能只想要更少的东西:但我不会给你更少。」

  让我来解释一下。我小时候经常牙痛,我知道如果去找妈妈,她会给我一些东西,可以减轻当晚的疼痛,让我入睡。但是,我不会去找妈妈——至少不到痛得无法忍受时,不去找她。我不去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不怀疑她会给我阿司匹林,但我知道她还会做其他的事情:我知道她第二天早上就会带我去看牙医。如果我想从她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就不得不接受另外一些我不想要的东西。我希望牙痛立刻缓解,但如果不永久矫正我的牙齿,这点就无法做到。我知道那些牙医,他们会不停地捣鼓其他还没有疼的牙齿,他们不会让睡着的狗躺着,肯定会得寸进尺。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说:我们的主就像牙医,祂会得寸进尺。许多人来到主面前,希望治愈某种让自己感到羞耻的罪(如,手淫,怯懦),或者明显破坏自己日常生活的罪(如,脾气暴躁,酗酒)。好吧,祂会很好地治愈它:但祂不会停在那里。你要求的可能只是那些,但你一旦把祂请进来,祂就会对你作全面的治疗。

  这就是为什么祂警告人们,在成为基督徒之前要「算计花费」(译注:参见《路加福音》第14章28节)。「别弄错了,」祂说,「如果你把自己交给我,我会让你成为完全。从你把自己交到我手中的那一刻起,那就是你所注定的:不会更少、也不会是别的样子。你有自由意志,如果你选择,可以推开我。但如果你不把我推开,你就要明白,我会把这项工作进行到底。无论你在尘世生活中可能要付出怎样的痛苦,无论你死后可能要付出怎样不可思议的净化,无论我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我都不会休息,也不会让你休息,直到你真正完全为止——直到我父可以毫无保留地说:你是祂所喜悦的,正如祂说我是祂所喜悦的。我能做到这点,也会做到这点,但不会少于这点。」

  然而——这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从长远来看,这位只满足于绝对完全的帮助者,也会对你明天为了尽最简单的一项义务,挣扎着作出一点微薄的努力感到高兴。正如一位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1824-1905年,苏格兰作家、牧师)所指出的,每个父亲都为婴儿第一次尝试走路感到高兴;但是,没有哪一位父亲会对成年儿子没有迈出从容、坚定的男子汉步伐感到满意。同样,他说:「取悦上帝容易,让祂满意很难。」

  这一点有实际的意义。一方面,上帝对完全的要求,丝毫不会让你在努力学好、甚至遭遇挫折时感到气馁。每次你跌倒,祂都会把你扶起来。祂非常清楚,你自己的努力,永远都不会让你接近完全。另一方面,你必须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祂开始引导你前往的目标,是绝对的完全。在整个宇宙中,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祂把你带到那个目标。那就是你所注定的。(译注:这并非说人能阻止神、而是说人会妨碍神在自己身上工作。因为那目标是人所注定的。)认识到这点很重要,否则我们就很可能会在到达某一点之后,开始后撤、并且抵挡祂。我想,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当基督使我们能够克服一两个明显令人厌恶的罪以后,就倾向于觉得(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现在已经够好了。祂已经做了我们想让祂做的一切,如果祂就此打住,我们将不胜感激。正如我们常说的,「我从来不期望成为一个圣人,我只想做个体面的普通人。」我们想象,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自己是谦卑的。

  但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当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来没有要求,成为祂要我们成为的那种受造物。但问题不在于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在于祂创造我们的时候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祂是发明者,我们只是机器;祂是画家,我们只是画。我们应该如何知道祂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你看,祂已经让我们变得和原来很不一样了。很久以前,在我们出生之前,当我们还在母腹中的时候,我们就经历了各种不同的阶段。我们曾经像蔬菜,曾经像鱼,只是在后来的阶段,我们才变得像人类的婴儿。如果我们在这些早期的阶段就有意识,我敢说,我们应该很满足于继续做蔬菜或鱼——不应该想变成婴儿。但祂一直都知道祂对我们的计划,并且决心实施它。现在,同样的事情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发生。我们可能满足于做我们所谓的「普通人」,但祂决心实施一个完全不同的计划。从那个计划退缩,不是谦卑、而是懒惰和怯懦;服从那个计划,不是自负或自大、而是顺服。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这个真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千万不要想象,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帮助,在接下来的二十四个小时内做一个「体面的」人。如果祂不帮助我们,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可以免于某种严重的罪。另一方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徒的圣洁或英雄程度,都没有超出上帝决心要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产生的程度。这项工作不会在今生完成,但祂希望我们在离世之前,取得尽可能多的进展。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困难,一定不要感到惊讶。当一个人转向基督,似乎进展顺利的时候(在某些坏习惯现在得到改正的意义上),他常常觉得,一帆风顺是很自然的事。当麻烦——疾病、金钱烦恼、新的诱惑——出现以后,他就会感到失望。他觉得,这些事情在他过去堕落的时候,可能是必要的,可以唤醒他、促使他悔改。但为什么现在还有呢?因为上帝在强迫他向前,或者向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把他放到他必须比自己以前所梦想的更勇敢、更有耐心或更有爱心的境地。在我们所有人看来,这似乎是不必要的: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对祂要在我们身上完成的伟大工程有丝毫概念。

  我发现我必须从乔治·麦克唐纳那里借用另外一个比喻。把你自己想象成一座活的房子,上帝进来重建那座房子。一开始,也许你能理解祂在做些什么。祂正在疏通下水道、堵住屋顶的漏水,等等;你知道这些工作都是必需的,所以并不感到惊讶。但是,不久以后,祂开始四处敲打房子,让你疼得厉害,而且看起来没有道理。祂到底要干什么呢?解释是:祂正在建造一座与你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房子——在这里建一幢新的翼楼,在那里加一层楼,建立几座塔楼,开辟几个庭院。你原以为你会变成一个体面的小屋:但祂正在建造一座宫殿。祂打算进来,亲自住在其中。

  「你们要完全」的命令,不是理想主义的空谈,也不是命令你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祂要让我们成为能够顺服这个命令的受造物。祂曾在圣经中说我们是「神」(译注:参见《诗篇》第82篇6节,《约翰福音》第10章14节),祂要使祂的话语成真。如果我们允许祂——因为如果我们选择,也可以阻止祂——祂会把我们中间最软弱、最肮脏的人变成一个男神或女神;一个耀眼、明亮、不朽的受造物,全身跳动着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活力、喜乐、智慧和爱;一面明亮的不锈钢镜子,完美地、当然是在较小的程度上、反映出祂自己无限的能力、喜悦和良善。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有些部分非常痛苦;但那就是我们所注定的。一点也不能少。祂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