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C. S. 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年),又被译为鲁益师,是著名的英国作家和护教家,《指环王 The Lord of the Rings》作者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1973年)的挚友,一同在牛津大学任教。C. S. 路易斯的神学和文学作品脍炙人口,被誉为「怀疑论者的使徒 The Apostle to the Skeptics」。代表作包括《纳尼亚传奇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地狱家书 The Screwtape Letters》、《返璞归真 Mere Christianity》和《四种爱 The Four Loves》。
《四种爱》是C. S. 路易斯晚年的作品,总结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堪称爱的经典。古希腊文用四个词表达了四种爱:亲情之爱(storgē/στοργή),朋友之爱(philia/φιλία)),恋人之爱(erōs/ ἔρως))和不变之爱(agápē/ἀγάπη)。路易斯以其一贯的智慧、幽默和属灵洞察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四种爱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 亲情(affection):是最没有等级之分的一种爱,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人与邻居、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但却很容易变质。
- 友情(friendship):是最灵性的一种爱,但也可能使一群朋友走向孤芳自赏、目空一切。
- 爱情(eros):是最像神的一种爱,但却很容易自称是神而沦为恶魔。
- 仁爱(charity):是超自然的给予之爱(哥林多前书13:4 KJV版)。自然之爱若没有仁爱的实际,都无法结出硕果;自然之爱若没有被大爱(Love)(约翰壹书4:16)改变,都不能进入永恒。
本书适合人生旅程每个阶段的旅客,无论是因友情烦恼的少年人,还是在恋爱彷徨的年轻人,无论是被婚姻捆绑的中年人,还是为亲情牵挂的老年人,都可以因本书得到光照和滋养。为了忠于原文、便于朗读,本朗读版在汪咏梅中译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校译,每章内部加了小标题,并根据朗读长度的需要进行了拆分。
目录
- 需求之爱和给予之爱
- 相似的接近和趋向的接近
- 最崇高的自然之爱容易自称为神
- 需求之乐和欣赏之乐
- 爱大自然
- 对国家的爱
- 取代爱国主义的东西更危险
- 亲情最具动物性
- 亲情最没有等级之分、最忽略欣赏之乐
- 亲情可以渗入别的爱
- 亲情可以萌生欣赏
- 亲情是双面刃
- 亲情的需求会带来误解
- 亲情不等于唯我独尊
- 亲情会带来嫉妒
- 亲情的给予会产生扭曲
- 需要被人需要的陷阱
- 只靠亲情生活,亲情就会变质
- 为什么友情在现代不受重视
- 反驳「友情实际上都是同性恋」
- 伙伴关系是友情的母体
- 友情是怎样产生的
- 友情和爱情的共存
- 友情并非必需品
- 友情与欣赏之爱
- 异性之间有友情吗
- 友情的高度灵性并不等于大爱
- 友情的耳聋是双面刃
- 友情会产生集体的骄傲
- 友情需要谦卑的保护
- 厄洛斯和维纳斯
- 爱情将需求之乐转变为欣赏之乐
- 不应该把维纳斯看得完全严肃
- 身体是我们的驴兄弟
- 男性在婚姻中的纸冠冕和荆棘冠冕
- 爱情的伟大和可怕之处
- 爱情会像神一样说话
- 爱情本质上有成为宗教的倾向
- 爱情的真实身分
- 自然之爱需要意志和恩典的帮助
- 自然之爱是对神之爱的竞争对手
- 过度不是对人的爱太多、而是对神的爱太少
- 爱神不是感觉、而是顺服
- 神赋予人天性中的给予之爱和需求之爱
- 神分享给人的给予之爱和需求之爱
- 神赐下对祂超自然的需求之爱
- 神改变我们对彼此的需求之爱
- 自然之爱被呼召成为大爱的道成肉身
- 转变的误解和机会
- 被大爱转变的自然之爱才能进入天国
- 神赐下对祂超自然的欣赏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