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了查经的一般事项及所需要的基本工具。现在我们谈谈怎样进行查经。
一、计划。首先要做读经计划。今天读这里、明天读那里,漫无次序地读经,不会有好效果。如果要得到好的效果,必须有好的读经计划。好的读经计划有许多,其中之一是新约和旧约交替地一卷一卷读。因为圣经的每一卷是分开写成的,所以以「卷」为单位,是读圣经的自然方式。
如果你过去很少读圣经,那么最好不要先读那些长的、或较难懂的部分。比如开始的时候,选以赛亚书是不适当的,从四福音书开始就很好。(因为其中马可福音最短,下面我要以马可福音为例子)。另外,从比较短的使徒书信开始,比如约翰壹书或腓立比书也是很好的。重要的是,你必须有一个读经计划。
选好了读哪一卷书后,需要进一步分成较小单位的段落。二十到二十五节为一个单位,是很适当的。许多圣经本身有分好的段落,可以作为帮助。如果是福音书,可以长一点;使徒书信则不妨短一点。以整章为单位也很不错,缺点是有些太长,而有些地方并不按着实际的内容分段。所以,段落的长短并非一成不变的。
举个例子来说,马可福音第一章有四十五节经文,几乎两倍于我们认为适当的段落。从内容来看,第二十节以后是另一个段落 ,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至二十节作为第一个段落。
二、祷告。祈求神用祂的圣灵教导你。要知道,除非神教导你,否则你的读经将毫无果效。因此,在制定读经计划以前,需要先祷告;每一天读经以前,也要先祷告;遇到难题或陷入困难时,也要祷告。神给你亮光、祝福,使你的里面有新的看见时,你要感谢祂。当你思想神的话,要决定当如何行时,自然会想向神祷告。所以,祷告围绕着你的整个读经过程,从开始到末了。
三、阅读。开始按着段落读经以前,最好先把那卷书读完一遍或两遍。比如说,整卷马可福音好像很长,可是利用一个晚上或下午的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你所得到的,足以补偿你所花费的时间。对整卷书的概括了解,可以大大帮助你明白个别段落的经文。每读完四个或五个段落以后,就把整卷书再读一遍,这样做会有很大的益处,你会大大惊奇。
每一次读经的时候,要一遍又一遍地读经文。你读得愈多,益处就愈大,读第五遍时,你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第十遍又更多。许多基督徒读经时有一个缺点,就是还不太认识经文本身以前,就想要明白其中的意义;连神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就想要清楚祂的旨意。一段经文也许走马观花地读了一遍后,就想要知道意义。我们必须尊重神的话语,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读了又读,使它铭刻在我们的心版上。
不要只读一遍,或只有几遍之后,就开始做解释的工作。你可以观察并作笔记(事实上,在整个读经过程中都作笔记,是很有益处的),不要一开始就想挖掘出圣经的深意。首先要充分地熟悉经文的内容。
四、观察。阅读有可能是粗心大意的。我们阅读,很容易读而无睹,视而不见。这种观察力的缺乏,在读圣经时特别普遍。这情形跟你与重要人物见面时类似。比如说要见总统吧,许多人在这样的场合,想到他们正在大人物的面前,于是会兴奋紧张得忘记注意对方长得什么样子。但是,仔细观察对于读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你能不能明白圣经。因为如果你不知道经文在说些什么,就不可能知道它的意义。
你应该观察什么?我们用马可福音一章1-20节作例子:
- 经文的体裁。这段经文是叙述体、诗体、教诲(教训)体、预言体,或是其它的体裁?例如1-3节是引言,4-20节是叙述。要注意经文的体裁,因为语言的每一种体裁(例如希伯来诗里面的对偶体)都有特点,需要特别的解释方法。我在后面会讨论这些以及其它的特点。
- 重复出现的字句。例如,「福音」这个字在第一、十四和十五节;「传、传道、宣传」(译注:英文同为preaching)在第四、七、十四节;「悔改」在第四、十五节;「就」、「即」在十、十二、十八、二十八节(译注:英文字的immediately, straightway中文圣经有些方译为「就」)。这些重复的字句,有些是重要的,有些则否。到底是不是重要,你继续读下去以后会发觉,但现在你得写下来。
- 连接词。例如「和、但是、为着、因为、因此、当、之后」。这些字在连接字和字、或句子和句子时,有特殊的意思,因而影响其意义。在第四节到二十节中,有十一节经文是有and(译注:中文圣经有不同的译法)起头的。在叙述体句子中,这个连接词是很普遍的,只是说明事情的先后顺序,所以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可是,有些时候,连接词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如果说:「保罗吃很多的糖,因为他很胖」,这和「保罗吃很多的糖,所以他很胖」有很大区别。虽然除了连接词以外,其他词语都一样,但整句话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一章八节中间的那个「却」字很重要。「却」(but)常常表示相对的意思。这里是否也是如此?
- 表示时间的字。这些字在任何文体中特别常见。这类的字有「之后、然后、立刻、在……之前、在晚上、一小时之后。」马可福音中,有一些特别常出现的字:「就」(10、12、18、20节)、「当」(when)(10节)(译注:中文圣经未将「当」字译出,只译成「一……」),「那时」(9节),「以后」(14节)。
- 表示地点的字。例如「犹太」(9节)、「拿撒勒」(9节)、「加利利」(14节)。
- 对比和类比。「我的使者」和「主」(2、3节)是对比;「受撒但的试探」和「天使来伺候祂」(13节)也是对比。「神的儿子」和「我的爱子」(10、11节)是类比;施洗约翰的「传道」和耶稣的「宣传」(7、14节)也是类比。
- 不明确的字。除了圣经里头的名字,你可以在一般的标准辞典上找到这些字的意思。马可福音中也许不会有这些不明确的字,因为叙述文体通常比较少用这些字。可是,如果你看钦定本,可以找到「免除」(remission)(4节)和「鞋带」(latchet)(7节)这两个字。
- 每一个句子的中心。长而复杂的句子,最好是把主词、主要动词和受词(如果有的话)记出来。例如一章14节、15节中,「耶稣来到……宣传……说」是这句话的中心成份。句子的其他部分,乃是回答这中心部分的问题。耶稣什么时候传道?约翰下监以后。祂传什么?福音。祂说什么?日期满了,等等。同样,因为叙述体的经文比较简单,所以,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预言书和使徒书信就有长而复杂的句子,不易找出中心部分。(例如钦定本的弗一章3-12节)
- 象征的说法。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请看第十三章)。有些象征说法比较难懂,有些则较容易。在一章1-20节中,用象征说法的地方有:「我就是弯腰给祂解鞋带,也是不配的」(7节),「近了」(15节),以及「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17节)。
- 逻辑关系。一段经文中的两个题目,彼此常会有逻辑的关联:可能其中一个是因,导致另一事的发生,或者一个提供理由给另一个。例如十六节中的「因为」(译注:中文圣经未译出)指出他们为什么撒网;而二十二节说众人的希奇,是因为耶稣的教训带着权柄,不像文士。这里主要的字也是「因为」。
- 任何奇怪的、不平常的或没有期料到的事物:例如约翰的衣服和食物,就是不平常的(6节)。
- 相关的事物。人、物、性质等等。例如,第十、十一节中的「耶稣」、「圣灵」和「父神」(有祂的声音)。
- 文法上的词类关系:特别注意到句子中那些不明显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其他词类。第五节经文中,「全地」和「人」是动词「出去」的主词。第十节中,「天裂开了」和「圣灵降在」是「看见」的受词。
除了上面这些外,你还可以观察其他的特征。你愈读,就发现愈多。观察的时候,不要太快或粗心大意,因为好的查经在于仔细阅读经文。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仔细观察,就是问六个问题:什么?何时?何地?何人?怎样?为何?(What? When? Where? Who? How? Why?)从经文的事实中,可以找到前四个问题的答案。后面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可以在经文的事实里找到。但最后的那个问题比较特别,将使你——当经文中找不出答案时——设法把一句话或一个行动的原因想像出来。但请注意,要把圣经中的意思找出来,而不是把你的意思加进去。
五、作笔记。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如果只是记在脑子里,可能只是一些混淆不清的东西,可是一旦写了下来,就变得清晰了,同时也会变得准确起来。
开始记笔记,不要一下子就想把事情连贯起来;只要先把观察的东西写下来就可以了。等以后你把笔记和经文一起对照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两者的关连之处。有些记录可能无关紧要,有些则有。这时,你可以把不必要的去掉。
在马可福音第一章里面,你可以把耶稣去过的几处地方记录下来:犹太、约旦河、旷野、加利利。写下以后,你可以找一张地图来对照,找出耶稣的行踪:祂从犹太下到加利利去受浸和受试探,然后回到加利利开始祂的服侍和呼召门徒。
六、思考并分析。你把一段经文读了好几遍,也把观察到的许多东西写下来之后,便可以开始默想那些经文。试试看,把这些事实的含意找出来。
例如,你可以想想看有关那预备主道路的使者之预言(可一2)。他是谁?显然是施洗约翰。他预备谁的道路?基督的。那么基督就是主了!那些悔改接受约翰洗礼的人,对基督的到来准备好了吗?施洗约翰在第七、八节的信息成就了什么?照这样子默想,你就可以明白经文的意义。
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天上的声音过后,紧接着就是受试探(11-12)。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想到试探和那些受试探的人?我们因为受试探,感到颓丧愧疚时,这两节经文能帮助我们,使我们振作起来。
当你默想的时候,会想到许多的问题,有些马上就可以找到答案,有些则不然。例如,照第五节所说,是不是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所有的人都承认他们的罪并受洗呢?经文本身并没有明确答案(译注:和合本中文圣经有「都」字,现代中文译本则只说到「群众从……来到」)。这就是需要你去解决的解经问题之一。你可以把问题写下来,留待日后进一步调查。
遇到不能解答的问题,不要灰心,先写下来,并存记在心。你继续读下去,有些会得到解答;有些也许一直都得不到。神没有应许我们说,现在要回答我们所有的问题;但是祂的确应许我们,会赐给我们所需要的亮光。
七、按照解经原则。我们会在下面各章中,说到这些原则。你读经时,要按照这些原则。
八、实际地应用经文。就是说,把经文应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上去,应用到今天的教会上去。要清楚认识解经和实际应用的区别。解经乃是把经文的意义找出来,并且中立而不涉及任何人,单单说明出来而已;而实际地应用乃是说,你个人对这经文应用有什么样的回应?前者是「神说了什么?」,后者是「神要你做什么?」
「经文的解释只有一种,但是有不同的应用方式。」这句话是真的,而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应用不恰当,可以导致古怪、有害的行动,所以我们在最后两章用较长的篇幅来谈这个重要的题目。
以上,我们已按着顺序看过查经的主要步骤。这样的排列顺序是有理由的,如果你照着去做,会得到益处。有些步骤是重复的;你可以同时去阅读、观察、记录和祷告。如果你把这些步骤都记住了,可以小心而自由地加以运用。圣灵从此可以引导你,进入一个有效的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