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海外华人只是参加欧、美、澳当地人的教会。有些资料说,1950年代的时候,除了大陆、台湾、港澳以外,全世界独立的华人教会还不到十个,真是寥若晨星。那时候,华人基督徒只有在欧美人的教会中个别地参加聚会。后来在这些教会中,开始了只有三五个华人信徒的查经小组,人数逐渐加增以后就组成了团契,再后来人数更多了,就独立成为华人的教会。

  近几十年来,海外的华人教会明显增多了。前几年统计已经达到了七千个,后来又有一个数字是八千个。在这七八千个华人教会当中,大约有一千多个华人教会支持差传事工,或者直接差派本教会的宣道士到福音未得之地去传道,或者从经济上支持其他教会的差传事工。现在华人几乎已经是「往普天下去」了,华人的宣道士也几乎遍及世界。有的华人宣道士是对当地的华人传讲福音,牧养华人教会;有的不仅是牧养华人教会,也把福音传给当地其他民族。

  我和妻子耀轩在1995年初到了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欧洲等地[1],1996年3月12日,正是我71岁生日的那一天,来到美国后定居于此地。感谢主,此后十几年的时间,神带领我去看望过海外一些地区的华人教会,因此对海外华人教会的蓬勃发展,我有切实的感受。下面,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略举几例,一同分享。

  • [1]当年因为几卷《圣经词典》的出版发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质疑,有人对我们说,有关人士打听调查这几万册书到底都销售到何处何人那里去了,因此耀轩认为我们不便再留住国内,我们便出国了。

  上个世纪末,有一年复活节,我正好在巴黎的华人教会参加主日崇拜,约有三百个孩子上台表演。我心里就在神面前感恩和祷告。这三百个孩子,二十年以后他们会既懂得法国的语言,又知道法国的国情和民情,愿将来他们能在法国人中间传讲福音。在巴黎附近,有一个小地方叫「里尔」,原来那里没有华人教会。后来有人到那里的华人中传扬福音,带领信徒,便建立了华人教会。

  不仅是法国,前几年有人说,那时英国的华人教会大约有一百个。在原先的苏联地区,也有很多华人教会散布在那片广大的土地上,现在应当是更多了。

  在意大利,2003年华人的教会共有23个。但是前几年,那里的华人信徒说,意大利的华人教会已经增加到五十多个了。保罗当年从以色列被押解到罗马去的时候,曾经在意大利南方的一个城市部丢利(Puteoli)登岸,现在那里有一个华人教会,前些年我去的时候,约有一百多圣徒。保罗从部丢利到了三馆(Three Taverns)和亚比乌(Appius),距离罗马大约一百华里左右,现在在三馆和亚比乌一带,也已经有了一个大约一百多人的华人教会。

  2003年我去过雅典的华人教会,礼拜日聚会的时候,华人信徒有一百人左右。那时在哥林多有一个大约二十个华人信徒的团契,现在人数可能更多了。当时帖撒罗尼迦也有一个将近二十个华人信徒的团契,后来就有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华人的帖撒罗尼迦教会,而且已经有四五十个人了。保罗曾经建立了腓立比的教会,将近两千年后,腓立比也有了一些华人信徒。

  在瑞典的南部,有一个地方叫「格诺贺」,我只会发音,不知道那个地名怎么写,一般的地图上也找不到它。但是1995年我路过那里,就发现在这个地图上都找不着的地方,竟然有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华人团契。

  在东南亚、中东、南非和北非,有更多的华人宣道士在那里传扬福音。

  比如以色列的海法,前十几年已经建立了华人主日崇拜和团契,有二十多华人在那里聚会。别是巴也已经有了华人教会,而且有一个专职的传道人在那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就是圣经中的约帕),2002年的春节,那里大约有一个三千华人的聚会,聚会以后,有165个人决志信主。而且会后有人陪谈,是一个一个地带领、决志信主的。当地有一位黄昭龙长老说:这可能是自从彼得、约翰讲道几千人悔改以后,在以色列最大的一次布道会了。而这次聚会竟是由中国信徒召开的。2013年我听到一个喜信:在2002年那次布道会中信主的一对夫妇,正在上神学准备传道!我们实在应当为此感恩。

  中东的迪拜(Dubai海外译作杜拜),已经建立了好几个华人教会或团契,而且信主的人持续不断地增加。中东地区其他的地方,像约旦、巴基斯坦等地,也有一些华人信徒在那里工作或者传扬福音。

  南美洲原来不开化的地方,现在到处都有一些华人教会。本世纪初我带病去到巴西,一面喝着水吃药,一面坐着讲道。讲道期间,一位反对他妻子信主的先生,忽然受感动哭出了声来,只好由当地的施牧师带他出去谈话。2014年施牧师的师母对我说:那位先生信主后很有长进,现在已经开始传道了。先前我提到的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薛玉光弟兄,六十二岁的时候到非洲传道去了。现在在非洲的华人教会和信徒也越来越多了。

  不少华人教会从当地的教会机构买了聚会场所。比如1995年,我来到澳洲的墨尔本,那时当地的华人教会才四十多个,后来听说有七八十个了。一些澳洲人的教会老年人越来越多,中青年人越来越少,没有办法管理教会的事务,索性就把礼拜堂卖出去。1995年墨尔本的华人教会从他们手里买来了六个礼拜堂。在美国的波士顿也有这样的情况。

  1996年我被洛杉矶的一个宣道会约去讲道,那个宣道会原来是美国信徒主持的,华人很少,后来华人信徒越来越多,甚至比白人信徒还多,就需要由中国的教牧同工来管理。所以那个宣道会就改成了华人宣道会,由台雅各担任主任牧师。我去讲道的时候,那里的主日崇拜分作两堂,第一堂讲英语,约有六十人,其中约二十人还是华人青少年,他们也讲英语。第二堂是华语堂,约有一百六七十人。我感受到过去向中国差派宣道士的一些国家的教会,好像渐渐在衰落,而中国大陆的教会、海外华人信徒却在不断地增加。我心里为海内外华人教会而感恩,但主这样恩待我们,也必定对我们有托付,求主让我们不要骄傲,而是战兢恐惧地、谦卑地寻求神在我们身上的美意。

海外华人信徒对国内家庭教会的有益的帮助

※福音事工上的帮助

  首先,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当地人或华人教会中信主了,而且奉献传道,回国事奉。

  其次,华人差传机构越来越多。很多忠心爱主的宣道士,或者是一些信徒,到了中国大陆常住或者是短期居住,帮助当地的教会,这样的事例很多。(中国大陆有规定,在当地买了房子,可以居住八个月,八个月以后可以再申请延长,从中也看到了神的恩典。)

  还有,一些同工也帮助大陆的弟兄姊妹前去其他一些国家宣道。我认识一位海外的华人弟兄,带领大陆家庭教会的一些中青年的同工去中东、非洲一些贫苦的地方去事奉,不仅对普世的宣道有益处,也拓展了大陆一些弟兄姊妹国度的胸怀。他们在巴基斯坦北部建立了差传学校,差去的宣道士除了学习神学,也学习缝纫、理发、修理汽车等一些技术,然后就借着这些工作接触当地人,给他们传福音。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前,因为当地人觉察到他们是来传福音的,就将他们驱逐离开,他们来到巴基斯坦南部后没多久,北部发生了大地震,他们就转头回去救灾。当时海内海外不少福音机构前去救灾,却不熟悉当地情况,他们就成了联络站。以后他们在那里建立了孤儿院、学校,继续事奉。我觉得他们的事奉好像是「盐」一样,盐洒在所炒的菜上,菜就有了滋味,但是无论菜多么香,人们却看不见盐;他们默默地事奉也是如此。

  这些弟兄姊妹自己带头走了艰苦的路,被他们带领的人当然也是走艰苦的路,他们自己是付了代价的,所以被带领的人也为主的缘故愿意付代价。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体会到如果带领人别有企图,被带领的人往往也别有企图;如果带领人有意无意间炫耀自己、建立自己的工作,被带领的人也会有意无意间彰显自己,建造自己的「巴别塔」。

※文字影音事工上的帮助

  如前文所述,1980年代初期,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很多海外的弟兄姊妹来到大陆,给国内的弟兄姊妹带来了一些圣经和少许解经书籍。1993年初,正在国内抢时间出版《圣经旧约地名词典》的时候,一位老弟兄匆匆忙忙地给我送来一份表格:是陈终道弟兄在海外出版的《以色列历代国王和先知对照表》。我觉得非常宝贵,应当抢时间把它加进词典中去,便立即和出版社交涉,出版时竟然加进了这一份难得的资料。这样,在当年缺少参考书籍的时候,不知道帮助了多少海内的同工们。[2]

  • [2]我个人一生所有属灵的写作都没有稿费和著作权,都是自由使用的。不过我尊重他人的劳苦和著作权利。只是当年实在无法和陈弟兄联系征求他的同意,而且我相信他绝不会怪我「窃取」了他的作品。上个世纪末,我在温哥华见到了陈终道牧师,曾经提到这件往事。我和他开玩笑说:当年为了争取出版,我没有办法也没时间征求你的同意,只好「窃取」你的数据,侵犯你的版权了。我说完了,他和我都哈哈大笑。其实我们都心照不宣:在这样的笑声中,正体现了当年海内文字事工的困难!

  1985年间,有位吕培淑姊妹来找我的妻子耀轩姊妹谈话。正在谈笑风生的时候,吕姊妹一看手表,突然站起来告辞说:「我得去听远东广播电台的叶光明老牧师的讲道去!」走得非常匆忙。我和耀轩姊妹心想:这位叶老牧师一定是位在海外事主多年的知名老牧人。1995年春天我和耀轩姊妹到了香港,被邀在远东广播公司的一次聚会中讲道。散会以后,聚会的主持人依次介绍公司的同工。顺序介绍期间,指着一位坐在录像机后面的、大约三十多岁的弟兄,向我们说:「这是叶光明弟兄……」

  近些年来,海外华人教会的文字事工日趋完善,比如《海外校园》《使者》《大使命》《生命季刊》《宇宙光》等这样一些文字事工,可以随时作广大国内弟兄姊妹属灵的供应。我们实在要为此感谢神。除了文字事工的供应以外现在还有光盘制作、影视事工、通过网络传扬福音。你们这些在海外隐藏自己、彰显神荣的弟兄姊妹们!你们埋头事奉,默然放香;泪向内流,爱撒人寰;只有将来见主的时候,才会看到你们的面容;你们真是无名的传道者啊!愿神记念你们,和你们的献上!!

※培训国内的传道人

  在前十几年,很多海外华人教会或机构在国内开设培训班,培训大陆的传道人。在海外,一些知名华人神学家,像于力工牧师等人,创建或主持的神学院也越来越多,国内也有一些传道人到这些神学院接受装备。

※资助了必要的馈赠款

  有一些海外的弟兄姊妹到国内来,把一些款项给需用的中国同工,或者是给中国需要的事工。有一位俞以勒姊妹,她自己穿得像个农村妇女,生活很朴素,甚至出门坐火车都是买站票,但是她把很多的款项带到国内来给最贫困、最需要的真正爱主的弟兄姊妹们。这个姊妹很谦卑,她说自己是叼饼给以利亚的乌鸦。她没有做过什么惊人的工作,但是像这样默默的事奉我想神肯定是悦纳的。

  中国的家庭教会复兴,不能忘记那些帮助我们的海外的弟兄姊妹们。改革开放以后,海外的弟兄姊妹对国内的家庭教会,不仅有祷告上的支持,还有上述很多方面的帮助。而国内的传道人也越来越多地被约请到海外分享主的恩典。而且不仅是向华人教会自己的同胞骨肉传讲福音分享主道,甚至也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地的西方教会讲道,帮助当地的圣徒们。

海外信徒对海内的不良影响

  海外很多信徒对海内信徒有美好的事奉。但是也有个别弟兄姊妹,或是无意中,或是出于某种个人意念,对海内家庭教会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我们在神面前要本着爱心说诚实话,即或对海内教会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海外肢体,也请把这些事放在祷告中,但愿以后无论是由海内到海外,或是由海外到海内的同工,都在主里同心合意、互相勉励、彼此督促。愿我们同有一个心志:高举基督,荣耀主的圣名,在自己的事奉工作当中让众人都是只见耶稣不见一人

※信仰真理上的误导

  1980年代河南出现了呼喊派,如果没有海外的支持,他们绝不至于起到那么坏的作用,异端东方闪电就是从他们当中出来的。还有极端灵恩,也是从海外传进来的。有一些弟兄姊妹片面追求医病赶鬼、神迹奇事,甚至竟去教别人学说方言!圣经在什么地方让我们去教别人学说方言的?然而有些人却只重方言,而忘记了生命之道,忘记了灵命的成长,忘记了传扬福音。这种片面地追求极端的灵恩,实在是对弟兄姊妹的误导。我也知道西北灵工团的下一代中有一位姊妹,因为被韩国去的一个牧师近乎异端的教导所迷惑,就带着一些弟兄姊妹走偏了道路,在当地教会中造成了分裂。有些人不算异端,但却在边缘上,他们非得按照自己的观念做不可,其危害几乎形同异端。我也觉得,这样带着自己个人的目的,来到中国大陆建立山头,拉帮结伙成立一派,无形当中是在教会里追求个人名利,破坏了一些神的事工。

※有人引起纷争

  有一些海外去的同工,很轻易地按立牧师。有一个家庭教会,原本有三个弟兄同心合意地事奉,一位海外的同工不了解情况,将其中两位按立为牧师,另一位弟兄没有被按立,这样很容易给撒但留下破口。有些弟兄姊妹就会议论,为什么按立两个,另外一个不按立?而那个没有被按立的弟兄,如果被撒但攻击,也会想自己到底哪里不好。这样发展下去就容易造成分歧甚至是分裂。这是因为海外对于国内情况不理解,对国内教会无形当中造成的负面影响。

  还有的海外同工被邀请在主日崇拜中讲道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己所熟悉的程序来进行崇拜,好像这是必然的教条、规格。这样呆板的做法,就容易让被教导的弟兄姊妹有不同的看法。圣经里从未提到主日崇拜一定要有怎样的程序。即使在海外,也并非所有教会都有同样的主日崇拜程序。所以,要家庭教会改变平时的聚会程序来迎合海外同工所熟悉的聚会程序,实在有欠考虑。这样的做法,对于教导国内的弟兄姊妹互相尊重、看别人比自己强、尊重别人的领受,是错误的示范,也是无形当中的搅扰。

  有人到了中国大陆就是找写作素材,因为所知道的不够全面,往往就有一些负面作用。在国内一个地区,有两个传福音的团体,海外的一个弟兄到其中一个福音团体当中采访了一位姊妹,得到很多材料,回去之后就写了一本书。那本书没有出版以前,有人把它转给我,让我看一看。我看过之后马上跟中间介绍人说,这本书出来以后可能会引起纷争,其中有些话需要斟酌。中间人说他已经把我的意见告诉了作者,但这本书出来以后,那些有争议的地方并没有改正,就引起了这两个福音团体的争论,造成了伤害。后来作者本人也很为难,出了第二版修订本,并且在序言中致歉,最后算是平息下来。所以,弟兄姊妹如果是为了高举基督做这方面的工作,那就需要多和几个人谈一谈,或者写的时候本着爱弟兄姊妹的心,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有所含蓄,就不至于引起这样的争论和伤害。

  海外的同工需要为主慎重的还有一点,就是面对国内家庭教会会众的时候,对于纯正信仰内的一些不同领受应当互相尊重。内地会的所有同工都有一个信守:一个传道人到福音未及之地去开荒布道、建立教会,那么就按照他的领受来栽培、带领会众;如果他离开,需要别的工人到那里继续工作,那么后去的人无论自己的领受是什么,也一定要遵守前面那个传道人的属灵领受。比如说开荒布道的弟兄主张浸礼,但后来去的同工主张点水礼,那也绝不能把浸礼更改,免得信徒产生疑惑。我觉得内地会的这个信守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我自己到任何教会去讲道,只要这个教会的信仰是纯正的,我绝对不在会众当中谈这个教会的持守以外的道理,免得引起混乱。当然,对于一些问题看法不一样,我会和同工们交换意见,但在会众当中我绝对不谈。这是我个人的领受,愿意和弟兄姊妹一同分享,如果不合适、不对,也愿意听到大家的指正。

※有人去谋个人的名利

  求主饶恕我说,海外有个别的人到中国大陆来,很明显地是为了谋个人的名利。比如我在1996年刚刚到了海外的时候,在聚会中看到一位海外人士,他经常到大陆的三自会去,而且三自会很欢迎他,他就拍了一个纪录片,在其中大肆宣传他在各个地方做的所谓的工作、所谓的成绩,末了出现他个人的一个简短的谈话,希望大家关心这些工作,如果愿意奉献要寄到什么地方,账户的抬头怎么写。那个片子既宣扬他个人又募捐,我觉得不太妥当。我在神面前说:实在希望弟兄姊妹不要把个人的名利掺杂到神的工作当中去,如果这样做,对于神的事工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而且将来见主的时候我们怎么交账?中国家庭教会的难处已经够多了,海外的同工应当尽量不要再给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增加难处。比如你到三自礼拜堂讲道,类似葛培理先生1988年去三自礼拜堂讲道一样,无形当中就是批判了家庭教会。1988年葛培理先生在北京讲道的时候,就有农村家庭教会的传道人被捕了,逮捕的理由是:像葛培理这样世界闻名的传道人都能和三自会合作,为什么你们这些中国传道人不能和三自会合作?可见不是由于信仰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所以我劝告弟兄姊妹,对于三自会,你心是向着神的,你有要做的工作可以去,但是实在要注意一些影响。

  还有些海外人士到海内去,以捐钱给海内为名,实际上是想搜集到一些数据,得到一些所谓的见证,好到海外来宣扬自己,甚至还有其他的目的。有一个大陆的同工张育明弟兄,对着抱这种目的的一些海外同工,直接了当地说:「当中国的信徒大受苦难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现在来了,你要做什么?」(When the Chinese Christians suffered quite a lot, where were you? And what were you doing? Now you come here, but what do you want to do?)张弟兄的话说得很重,但很衷恳,求主帮助海内海外的众多弟兄姊妹在主的事工上能够做得合乎神的心意。

※有人滥用金钱财物

  海外的同工对于国内同工们的需要,一时之间不容易看清楚,所以带着钱去了反而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山东的一个弟兄带领了七八个青年同工,那时国内家庭教会比较困难,这些人也很单纯,凭着信心传道。后来一些海外同工到了山东,就表示对他们的生活很关心,想要拿出一些钱财帮助这些青年同工。但是也有几项条件,就是希望接受帮助的同工把自己工作的情况时常和他们讲一讲,这样他们也可以向拿出奉献款项的机构说一说。当时有的人就接受了,有的没有接受。后来没有接受海外资助的弟兄姊妹生活虽然贫困,但是没有缺乏,灵里的光景、工作上也一点没有退后,工作灵命一直是被神保守的。而另外几个接受了资助而且写报告汇报工作情况的弟兄姊妹,无形当中依赖了海外的金钱,有点讨奉献资助的人的喜悦,工作的情况明显往后退,属灵的光景也明显不像从前那样爱主了。

  所以建议一些从海外到海内去,或者是从富裕的地区到贫困地区,用财物资助当地同工的弟兄姊妹,要十分慎重,不要有任何个人的掺杂,免得造成同工之间的问题,甚至使得被帮助的同工灵里面得不到长进,反而有一些退后。

  1990年代初,我和耀轩在国内马上要出版《圣经词典》了,但是要付给出版社的款项还相差很多。恰好李梦鹤弟兄、吴宝华姊妹在我们家中做客。那时海外有个机构要赠送我们五百美金。我们为此祷告,都觉得不宜接受。因为感到这笔赠款有点宣扬他们机构的意味。大家同有一感,便退回了赠金。后来一位爱主的黄大哥责怪我:哪有你们这样的?在最需要的时候竟然把献金退回去!你知道那五百美金他们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吗?他们把钱给了一个并不熟悉的人,因为那个人说要在东北印制福音挂历。结果人不见了,钱不见了,也没见到挂历。我向黄大哥解释说:正因为有这种情况,就证明我们没收他们的钱完全是对的。拿着主的钱,怎么能这样随便用呢?谢谢主,那年我们按时出书,一无缺乏!

  《圣经词典》第二次出版也同样经历了神的供应。本世纪初我奔走于十几个省市,钱几乎用光了。而出版社突然准备再印《圣经词典》,我们必须预付大量书款。我只有祷告。神竟感动了王永信牧师,陈瑞、黄锡培二位弟兄无私奉献,恰好符合印书的需要。那时没人知道我连返回天津故居的路费都不足了。杭州的陈群英弟兄却执意为我买了机票,使我毫无缺乏。类似这样的神恩实在太多了。从圣经上看,各地、各族圣徒间无私的资助比比皆是。但若带有私意,实应警惕。

  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经手神的财物应当像俞以勒姊妹「乌鸦叼饼」一样。奉献捐献给某人的时候,心志一定要非常单纯,而且在神面前要经过很深的祷告,不要掺杂任何的私念,不是为了彰显个人、彰显组织。而且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是神所定的那个可靠的使用的地方。求神怜悯,保守我们知道如何妥善使用神托付在我们手中的金钱。

※有人出于对家庭教会的误解,想按照海外的模式改造国内的家庭教会

  由于海外和海内消息隔阂多年,海外的牧者在改革开放初期,仍对中国家庭教会不甚了解。很可惜的是,有一位在海外有名望的传道人,竟以偏概全地称所有中国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乌合之众」。在海内的肢体受苦的时候,这样的批评,让人受伤更重了。2002年我在洛杉矶,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年轻的弟兄讲述上海的家庭教会。他在一个较大的聚会讲台上说:「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教会,我们要去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教会组织。」我听到这里,心中有些伤痛。心想:这些话你和上海的老同工们个别交谈岂不是更好?

  如果海外同工是本着爱心来帮助大陆家庭教会,谦卑地指出家庭教会的一些问题,我想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们就比较容易接受。弟兄们,我们务要谨慎!千万不要因为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言论,而伤了其他弟兄姊妹的心,而且也要尊重当地教会弟兄姊妹的领受。我觉得只要是信仰纯正的弟兄姊妹,即或有某些看法不同(实际上,任何一对爱主的夫妻,也难以保证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的每字每句的解释都完全一致),我们没有必要放下百分之九十七的共同领受,专去争论那百分之一、二、三的不同看法。我们要在纯正的信仰上,互爱互勉,促进我们的灵命共同成长。即或遇到了极其不同的看法,只要不是异端,也应只和教会带领同工个别交谈为宜。使徒时代也曾遇到过像外邦信徒要不要受割礼这样的重大问题,但他们留下的榜样不是背后争论不休,而是共同开会、祷告、探讨,在神前得到了共同的领受(徒15:1-35)。

  但愿现今我们这些虽有某些不同领受,却又是同蒙天召、与主同负一轭、彼此「同工」的人,不要因为些许不同的领受,而成为互不来往、彼此「痛攻」的人。教会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乃是主用宝血买来作圣徒的人(林前1:1-2)。教会是神的家,我们都是神的儿女。神的儿女们彼此争吵、攻击、伤害,只会让主伤心,让撒但欢呼称快!!教会也是主的身体!我们蒙恩的圣徒们是连于元首基督的身体上互为肢体的。同在一个身子上的左右手,哪有右手拿着刀子去痛刺左手的??我个人灵里的领受实在微少。对不同的教会论说,不同的教会名称,不同的教会法规、制度、做法,几乎都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教会是神的家,是主的身体。神家的人们就要相爱。身体上的肢体就会自然痛痒相关,会自然地彼此帮助、配搭,做成主要我们所做的工作。只要家人以灵相通成为一家,只要肢体以爱相系成为一体,就自然会使基督得到荣耀,使教会得以兴旺,使信徒更加蒙福,使撒但更受羞辱!使福音更加广传!

※对于海外有心志到国内去帮助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我还有三点建议:

  第一,要带着正确的心态去工作。恕我直言,或为名为利,或独树一帜,或「猎奇」,或居高临下「我就是来做师傅的,你们就是被教导的」,这些心态对主的事工都没有好处。若灵命不成熟,虽然「一腔热血」地来了,但带着肉体血气做属灵的工作,危害很大。我们若是带着一桶清水去,往中国的禾场一倒,显不出什么来,却会帮助庄稼成长;如果带的是一杯黑水,很小的一杯倒进去,就显出来了,但会滋生细菌,不利庄稼的成长。

  第二,不能仅仅传讲圣经知识。只讲圣经知识,就像只讲营养学,而没有给信徒真正的灵粮。如果我们所讲的只是知识、理论,顶多让一些信徒的头脑因为知识增多而膨胀起来,属灵的生命却难以成长。而如何让生命成长、丰盛,怎样靠主得胜、满有属灵的见证,教会发展的时候所遇见的一些实际困难怎么解决,这些是更重要的。有些同工在讲台上所讲的,真是能供应弟兄姊妹灵命的需要,听到后立时就解渴,生命就得饱足,这是灵粮的供应。所以,希望海外同工帮助家庭教会的时候,在讲授圣经真理时带来丰盛的属灵的吗哪,解决弟兄姊妹灵里的饥渴。也就是说,去培训的同工们本身灵命一定要非常丰盛。我也愿提醒这些同工们,在培训以前要有多方面的祷告。请原谅我说一句重话,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很多都是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祷告的,所以,你作为培训的老师,也应当早晨五点钟起来祷告读经。这是贾玉铭老牧师在1940年代所倡导的「守晨更」。我们那一代人也常有弟兄姊妹们互相勉励守晨更。现在很多人知道,在培训班也好,神学院也好,到吃早饭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没有来。为什么?因为他们五点钟就起来祷告,一直到吃早饭时还是在祷告。愿我们做培训工作的同工,也能有这样的灵修习惯。

  当然,国内的弟兄姊妹不能觉得自己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祷告,也看到祷告的果效,因此就轻视海外同工们真理知识的装备。请原谅我再重复一次神的仆人贾玉铭老牧师说过的一句话:「灵性要理性化,理性要灵性化。」理性就是指真理的知识,真理的装备;灵性方面就是读经祷告个人的灵修,灵命成长,爱心增进,生命更加丰盛。我个人觉得直到现在,无论海内也好,海外也好,都需要重新再听一听、想一想贾老牧师这句语重心长的话。

  第三,海内海外的同工,都应当看别人比自己强,尊重对方的领受,这样就能互补、互爱、互重,在主面前同心合意,合而为一,更好地被主使用。大约是在2010年,美国西雅图的一位服事主多年的孙弟兄到了大陆,路过天津的时候与天津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交通。谈话之间大家得知他要往北京去,就问他说:「你是到那里培训去吧?」他说:「我不是培训去,我是受训去。」这句话传开,在海内博得了许多老年同工的尊敬。还有一位华盛顿的陈弟兄和他的妻子应姊妹,他们夫妻二人在十多年前到大陆去做培训工作,被家庭教会弟兄姊妹服侍主的心志感动,回到美国之后,便开始在自己的家中聚会。为了主的事工,他们就提前退休了,在退休金这一方面有很多损失。但1997年,他们建立了洛城福音教会。1998年元旦租了个地方聚会,1999年底,便已经将近四百人聚会了。直到现在,他们建立的教会人数一直在不断地增长。

  求主光照我们,我们自己都不是完全的,有很多的亏欠,有很多不讨主喜悦甚至亏负主的地方。但愿海内外的中青年弟兄姊妹能够在基督里彼此相爱,好让神更多地使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