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起始:

  • 五旬节以后,各地的犹太会堂成为使徒时代福音的桥梁,犹太人越多、教会越多(耶路撒冷、安提阿、亚历山大、罗马、迦太基五大中心城市)。
  • 福音逐渐传遍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及后续的萨珊波斯帝国(每10年增长40%),印证了太28:18-20、徒1:8。

仇敌的对付:

  • 外受犹太教的排斥(主后90年被犹太教区分,主后98年被罗马帝国区分,主后132年彻底分道扬镳)、罗马帝国的逼迫(时断时续,或局部或全部),反而洁净了教会;
  • 内受异端的侵扰(最大的是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反而使真理越辩越明(初代教会基督论的异端最多,伊便尼派Ebionism否定基督神性、幻影说Docetism否定人性;异端大都来自东方希腊语世界),印证了太16:18-19。

教会的回应:

  1. 建立主教制度:主教(监督)在使徒离世后成为抵挡异端的领袖,异端的攻击提高了主教的权威;
  2. 认信基要真理:以《使徒信经》护教,以正确的神学弥补了解经的不足(亚历山大学派受斐罗和希腊二元论哲学的影响,偏爱灵意解经,革利免五重解经、俄利根三重解经,影响教会一千多年;安提阿学派主张字面解经);
  3. 确认圣经正典:抵挡「删减主义」(马吉安Marcion)和「加添主义」(孟他努Montanus)异端(主后397年迦太基会议确认新约正典)。

圣灵的宣教:

  • 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讲希腊文,到处都有犹太人,各种异教都低俗,各派哲学都有限;
  • 使徒教父(安提阿的伊格那丢、士每拿的坡旅甲、罗马的革利免)、希腊教父(殉道者游斯丁、里昂的爱任纽、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亚历山大的俄利根、罗马的希波律陀)和拉丁教父(迦太基特土良、迦太基的居普良)的文字事工,使派别众多的希腊哲学从障碍变成桥梁;
  • 信徒自己宣教、建立教会,很少全职传道人和宣教士;
  • 由于交通不便,信徒准备受洗的时期(Iniziazione Cristiana)长达三年,信仰基础扎实;
  • 信徒真实的生命见证,使教会与诸多道德低下的异教截然有别;
  • 殉道者的血成为福音的种子,逼迫成为见证福音的机会;
  • 罗马帝国和帕提亚帝国、波斯帝国彼此相争,教会不会成为政治的附庸;
  • 各阶层都大批信主,教会徒手征服了罗马帝国。

思考问题:

  • 当人用自己信主前的宗教、哲学和文化理念来解读基督教信仰时,就会出现许多曲解,以致产生与基要真理相悖的异端。华人最容易出现的曲解是什么?(华人很容易用儒释道的传统来理解圣经,理论上承认人的全然败坏,行为上却用出于肉体的努力来报答神、讨好神,用肉身成道代替道成肉身,陷入半伯拉纠主义困境,越事奉越没有喜乐)
  • 早期教会没有专职传道人,信徒传福音、建立教会,长老牧养。今天的教会是否一定要请专职牧者?(如果没有异端的冲击,早期教会可能不会形成主教制度。但撒但必然会对付教会、教会必然出现异端。这时,神就赐下大有恩赐的监督和教父,形成了主教制度。因此,一个教会是否需要专职牧者,完全是根据元首基督的安排和恩赐,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宗派的制度也要顺服)

视频资料

  1. 二千年足印-从耶稣到基督-德国天主教电影公司(43分钟)

  2. 世界教会历史-初代的教会(1)-苏文峰(31分钟)

  3. 世界教会历史-初代的教会(2)-苏文峰(32分钟)

  4. 宣教历史-使徒时代-庄祖鲲(27分钟)

  5. 宣教历史-希腊教父时期(上)-庄祖鲲(27分钟)

  6. 宣教历史-希腊教父时期(下)-庄祖鲲(27分钟)

  7. 教会历史-信仰规范的制定-蔡丽贞(27分钟)

  8. 教会历史-主教制与传统-蔡丽贞(2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