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1940年代末那段时期,当中国大陆教会将面临大苦难、大试炼的时候,神使中国教会有一个较大的复兴,这真是神的恩典。当年的复兴情况,有人说是中国教会历史上少有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过分。我们对神的作为,除了谢恩,就应当知恩、感恩、报恩。
山东等地的复兴祷告蒙神悦纳
早在抗日战争(1937年)之前,复兴的烈火就燃遍了山东,也带来了其他地区的复兴。当年山东的复兴祷告聚会,既不像现在某些教会不冷不热地作文章似的祷告;也不像某些教会高声歌唱大声祷告,甚至手舞足蹈,外表上喜气洋洋,却看不出他们在世人当中的见证。当年山东的复兴祷告聚会,是先彻底认罪,即便很小的罪都在神面前承认出来,若必要也在人面前认罪。这些弟兄姊妹们先在神面前求主的宝血洁净自己、被神看为圣洁,然后他们的祷告又很恳挚迫切,许多人为了将要丧亡的灵魂,常是情不自禁地流泪祷告。这些人的祷告,无形中先复兴了自己,而神必会将手洁心清的祷告的人和祷告的事一同悦纳。因此那样的祷告不仅带来了山东的复兴,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复兴。
知识分子的火热奉献影响全国
1945年,我休学一年到陕西洋县去传道。那年夏天,两位西北圣经学院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出来到各处传道实习,路过洋县,我们便短期在一起同工。这两位弟兄看到那里的学生聚会后说:「我们总是听说学生福音事工复兴了,却没有见到。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么小的一个县城里,一般的信徒只有二十几个,另外竟能亲眼看见好几十个学生在聚会。」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神所做的工作,不分地方大小,不分地域,在大城市小城镇里都看见了他的作为。关于当年学生福音事工的复兴,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叙述。
掀起了去往边疆传道的热潮
1940年代末期,有些人不仅奉献、响应主的呼召要以祈祷传道为业,还要往边疆去传道,往艰苦的地方、福音没有传到的地方去传扬福音;所以,就有往边疆传道的一个热潮兴起来了。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晚上跪下来,拿着一本代祷名册为这些往边疆传道的弟兄姊妹们祷告。
当时我有一个到英国留学的机会。有一位内地会的宣道士孔保罗师母(Mrs. Contento),她和她先生都在陕西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英语系教课。因为她任教的大学跟我传道的地方洋县很近,所以我们常常见面。1946年春天,她主动推荐我和滕怀智弟兄到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去,先读英国文学,然后再在那里读神学。(滕怀智弟兄1947年因主引导出国留学后,回到香港为主重用,就是滕近辉牧师。)我当年想不到孔师母会突然提出这一建议,感到很突然,就对她说这是件大事,我不能马上决定,只能先为这件事情祷告。后来我才知道,孔保罗夫人是爱丁堡大学校友基金会的理事,她有权推荐留学生,也有权审批奖学金,对我而言,这确实是个出国留学的机会。起初我也祷告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我每晚都按照去边疆的传道人的代祷名册,跪下来一个一个地为他们提名祷告,我觉得自己也几乎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员,就把去英国的事完全忘了。1947年夏天,第二届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夏令会刚结束,我在上海内地会又巧遇孔保罗师母,谈了几句话,她就又问起我:「你去英国的事,祷告的怎么样了?」我当时不好意思说自己把这件事忘了,就只好对她说:「依照现在的时局,我不知道中国的教会还有多长的时间可以传福音(当时的政治、社会形势变化很快),我觉得自己该留在中国国内抢时间传福音,所以爱丁堡我就不去了。」她当时的表情有些惊奇。实际上,我是被许多无名的传道者,被那些不怕苦难、完全献身的人所激励、带动起来的,只是她不太了解而已。
出现许多感人的诗歌
从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在当时面对或经历苦难的岁月中,是神自己感动了一些人,写出了一些鼓舞人、激励人的诗歌。其中一些诗歌的歌词将作为本书的附录之一,供大家参阅。这些诗歌是:
- 《起来,我们走吧!》
- 《主啊,我心爱祢!》
- 《举目向西展望》
- 《靠吗哪度旷野生涯》
- 《忠仆心语》
- 《神家忠仆》
- 《狱中思家》
- 《西北之灵工》
- 《漫漫十架归去路》
- 《旷野虽黑不能永是夜》
- 《今日我心》
- 《灵修院院歌》
- 《天国之大使》
- 《十架归路》
- 《献给无名的传道者——我的弟兄》
面对苦难,多人作了献身的准备
那时候中国大陆存在着不少「吃饼得饱」的传道人,他们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混不下去了,就在西方传道人面前表示热心殷勤。西方的传道人不明真相,就帮助他们去上神学。上神学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有吃、有住、有零用钱,毕业后不但有职业、有薪酬,还有受人尊敬的牧师名衔,真是有益无害、有得无失。但是这样的传道人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5),「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腓3:19)。这样的人怎么能传福音?怎么会爱护羊群?怎么会走十字架的道路?当时不信主的人都能看出他们的实质,称呼他们是「吃教的人」。由于这些假信徒、假传道的混淆,甚至一度连真信徒也被人称为「吃教」的。就我所知,当年有些献身的弟兄姊妹们,已经预感到只要政局一变,真正忠心向主的人不仅要面对执政者的重压,可能还要面对一些吃教的「该亚法」般的人物,他们为了保全自己,就可能伤害他人。所以在1948年问世的《献给无名的传道者——我的弟兄》一诗中,就有两句诗词提醒献身事主的人,要充分准备「不顾希律的逼迫,不顾祭司们的杀害」。事实证明,后来在1950年代,成立「基督教三自会」前后,那些冲在前面逼迫信徒、伤害教会的,正是这些吃教的人。
但是当年那些献身的人,明知有苦难,却甘向苦路行。因为这条十字架的窄路,即或再苦,我们的主却为我们的缘故早已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当年许多年轻的信徒,甘愿把自己的身体献上当做活祭,把各样的东西:荣誉、前途、家产、不信主的恋人……全都放下,甚至于把自己的性命都摆在祭坛上,置生死于不顾。我个人觉得,这一方面是因为主救恩的激励,就如同圣经所教导的:主为我们死了,我们就应当为主活着;另外,像神的老仆人,例如王明道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把性命都能摆上,确实是对多人的激励。当时我们这些年轻的弟兄姊妹就想:如果王明道先生把性命都能摆上,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献上呢?在今天的世代,也还是这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属灵的争战一点也没有止息。一方面,神用他的恩召呼唤我们,主耶稣基督用他舍命的救恩、流血的大爱激励我们为主而活;另一方面,撒但的引诱、搅扰和化装的欺骗,一时也没有停息,千方百计地拦阻我们与神亲近。求神光照我们,让我们属灵的眼睛明亮起来,看到主为我们死了,我们就应当为主活着,正像保罗所说的:「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但愿感动前一代人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们这一代的弟兄姊妹,像主耶稣被卖的那天夜里所说的话:「起来,我们走吧!」(约14:31)
下一节就列举一些在当年的复兴盛况中摆上自己甘走窄路的弟兄姊妹的事迹,不是为要荣耀人,而是见证神的恩典,也愿能激励现在为主而活的弟兄姊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