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约翰说了两次「神就是爱」(约壹4:8, 16),这是圣经中最伟大、也最被误解的宣言之一。错误观念如同荆棘,在它周围蔓延丛生,遮挡了它的真正涵义;若要除去这些心理上的荆棘丛,并非易事。然而,当这些经文的真正意义回到基督徒的灵魂深处时,所付出的冥思苦想就会得着回报。那些登上英伦三岛最高峰本尼维斯山(Ben Nevis)的人,一旦到达山顶远眺,就不会再抱怨路途的艰辛!
约翰在第二次陈述「神就是爱」之前说:「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约壹4:16)。这样的人确实是有福的。认识神的爱,实在是人间天堂。新约圣经指出,这种认识并非少数受宠者的特权,而是基督徒正常经验的一部分,只有灵性不健康或信仰扭曲的人才会感到陌生。当保罗说「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的时候,他的意思不是指奥古斯丁所认为的我们对神的爱,而是指圣灵使我们认识神对我们的爱。虽然他从未见过他所致信的罗马基督徒,但他却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句话对于他们和自己同样真实。
爱的淹没
保罗的话中有三点值得留意。第一,请注意「浇灌」这个动词,字面意思是「倾倒出来」。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圣灵的浇灌(徒2:17, 33;10:45;多3:6),表示没有拦阻的、大量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泛滥。因此,新英文圣经(NEB)译为「神的爱已经淹没了我们内心的深处」。保罗不是在说肤浅的、断断续续的印象,而是说深刻的、排山倒海的感受。
第二,请注意这给动词的时态。它是完全式(perfect),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行动所带来的稳定状态,意思就是:对神的爱的认识已经淹没了我们的心、充满了我们的心,正如一度被洪水淹没的山谷,现在仍然泛溢着水一样。保罗假设他的读者就像他自己一样,在生活中能强烈持久地享受神的爱。
第三,请注意这种认识的浇灌,被描述为圣灵对接受祂的重生信徒的日常工作。我们可以想象,圣灵的这种工作,当时比现今更加受到重视。今天,我们的悖逆既可怜又使我们贫乏,我们专注于圣灵那些超常的、偶发的、不普遍的工作,却忽略了祂日常的、普遍的工作。因此,我们对医病和方言的恩赐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正如保罗所指出的,并非所有的基督徒都有分于这些恩赐(林前12:28-30)——但我们对此的兴趣却超过了圣灵的日常工作:也就是将对神的爱的认识浇灌在我们心里,赐下平安、喜乐、盼望和爱。然而,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对于那些以为方言越多越快乐、越属灵的哥林多人,保罗不得不坚持指出,如果没有圣洁的、像基督的爱,方言根本一文不值(林前13:1-3)。
毫无疑问,保罗今天也有理由发出同样的警告。目前在很多地方风起云涌的所谓复兴,关注点若被引到「新哥林多主义」的死胡同里,那实在太可悲了。保罗盼望以弗所人得着的与圣灵有关的最好事情,就是圣灵藉着不断增长的能力做成罗5:5的工作,带领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神在基督里的爱:「我在父面前屈膝,求祂……藉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弗3:14-19)。
复兴意味着神的恢复工作,把一个苟延残喘、不正常的教会恢复到新约圣经所说的基督徒生活和经验的正常标准。对于复兴的真正关心,不是表现在渴望说方言——因为是否会方言根本不重要——而是渴望圣灵用更大的能力把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因为这样才能开始个人的复兴,维持教会的复兴。这通常要先在灵里深入省察和对付自己的罪恶。
我们在本章的目标,是要说明圣灵所浇灌神的爱的本质。为此,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约翰关于「神就是爱」的伟大断言上:也就是说,神向人彰显的爱,也就是基督徒所认识并为之欢欣的爱,是对祂内在所是的启示。我们的主题将引导我们尽可能地深入了解神本性的奥秘,比前面的任何研究都更深入。
当我们研究神的智慧时,已经略窥了祂的心意;当我们探索祂的能力时,已经触摸了祂的手和膀臂;当我们思想祂的话语时,已经了解了祂的口。但现在,当我们默想祂的爱时,是要深入祂的内心。我们即将踏足圣地,需要求神用恩典赐下敬畏之心,才能手洁心清地踏上去。
爱、灵、光
以下两条对于约翰的陈述的概括性评述,有助于扫清前面的道路:
一、就圣经而言,「神就是爱」并非关于神的全部真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抽象定义,而是从信徒的立足点,总结圣经关于其神的全部启示。这句话以圣经中所有其他对神的见证作为预设前提。约翰所说的神,也是创造世界的神,用洪水审判世界的神,呼召亚伯拉罕使他成为大国的神,用被征服、被掳和被流放来管教旧约百姓的神,差遣祂的儿子拯救世人的神,撇弃不信的以色列的神,在约翰写作之前不久毁灭了耶路撒冷的神,有一天用以公义审判世界的神。正是这位神——约翰说——祂是爱。
如果我们像有些人那样,断章取义地引用约翰的陈述,好像它是在质疑圣经对神的公义之严厉的见证,是不恰当的。人没有理由诡辩说,一位「是爱」的神,不可能同时也是一位斥责并惩罚悖逆者的神;因为约翰所说的,正是如此行的神。
如果我们要避免误解约翰的陈述,必须将它与他著作中另外两句语法形式完全相同的伟大陈述结合起来。有趣的是,这两句都是直接来自基督自己。第一句来自《约翰福音》,这是我们的主向撒马利亚妇人亲口说的:「神是灵」(约4:24和合本修订版,更熟悉的译法「神是个灵」并不正确)。另一句来自《约翰壹书》的开头,约翰用以作为「从主(耶稣)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的摘要,它就是:「神就是光」(约壹1:5)。「神就是爱」这句断言,必须在这两句陈述的亮光中解释。如果我们现在简要地看一下,将会对我们有帮助。
「神是灵」,当我们的主说这话的时候,祂正要纠正撒马利亚妇人的错误观念,以为只有一个正确的敬拜场所,好像神会受到地点的限制。「灵」与「血肉之躯」相对:基督的论点是,虽然我们有「血肉之躯」,一次只能出现在一个地方;但作为「灵」的神却不受限制。神是非物质、非肉身的,所以不受地点的限制。因此,基督继续说,蒙悦纳的崇拜,并不在乎你的脚是站在耶路撒冷、还是撒马利亚、或者是任何地方,而在于你的心必须接受并回应祂的启示:「神是灵,所以敬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祂」(约4:24和合本修订版)。
圣公会三十九条信仰纲目中的第一项,通过一句听起来有点奇怪的断言,进一步阐明神的「灵性 Spirituality」(这是该书所用的字眼)是什么意思:「神没有躯体、没有部分、没有激情 without body, parts, or passions」。这些负面形式的否定,表达了一些非常正面的东西。
神没有躯体——因此,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祂完全不受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无所不在。神没有部分——这意味着祂的位格、能力和属性都是完美结合的,所以在祂里面没有改变,「在祂并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因此,祂完全不受时间和自然过程的限制,并且永远保持不变。神没有激情——这不是说祂没有感觉、冷漠无情,或者祂里面没有类似人的情感和感情的心态,而是没有人类那些被动和非自愿的,受无法控制的环境驱使和约束的心态,包括痛苦、惧怕、忧伤、懊悔、绝望。神的情感具有深思熟虑、自主选择的本质,因此与人的激情完全不同。
因此,作为灵的神的爱,不会像人那样时有时无、飘忽不定,也没有追求水月镜花的无力感。相反,神的爱是祂整个位格以怜悯恩慈的态度作出的自愿决定,是祂坚定不移的自由选择。作为灵的、全能的神的爱里没有停止和改变,祂的爱「如死之坚强,……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歌8:6-7)。没有什么能使人与神的爱隔绝(罗8:35-39)。
但我们又被告知,「神是光」。神既是灵、又是光。约翰对某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发表了这句陈述,他们与道德实际脱节,声称自己所行的都不是罪。约翰这句话的力量从下一句体现出来:「在祂毫无黑暗」(约壹 1:5)。「光」代表用神的律法尺度衡量的圣洁和纯全,「黑暗」代表按同一尺度衡量的败坏和不义(约壹2:7-11;3:10)。约翰的重点是说:只有那些「行在光明中」,在生活中努力效法神的圣洁和公义,竭力逃避与此相悖事物的人,才能享受与父和子相交;而那些「在黑暗里行」的人,无论他们声称自己是谁,对于这种关系都是陌生的(约壹1:6-7)。
因此,作为爱的神,首先是光,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排除将祂的爱视为一种溺爱纵容、心肠软弱、脱离道德标准和要求的多愁善感。神的爱是圣洁的爱。耶稣所彰显的神,不是对道德分野漠不关心的神,而是一位喜爱公义、恨恶罪恶的神,一位要求祂的儿女「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的神。一个人无论思想多么正统,若是不追求生活的圣洁,神也不会与他同行。
那些被祂收纳的人,会接受严格的纪律,以便可以达到要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份……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6-11)。神的爱是严格的,因为它彰显出施爱者里面的圣洁,也要求被爱者有分于圣洁。圣经不允许我们假设因为神是爱,就可以指望祂赐快乐给那些不追求圣洁的人;或者求神保护祂所爱的人免受患难,纵然祂知道他们需要经历患难才能更加成圣。
现在,我们也要提出第二个评述,以便平衡第一个评述:
二、就基督徒而言,「神是爱」是关于神的完整真理。若说「神是光」,意味着神的圣洁体现在祂的一切言行上。同样,「神是爱」这句陈述,意味着祂的爱也彰显在祂的一切言行上。
认识到这句陈述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真实的,对基督徒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作为信徒,我们从基督的十字架找到确据,发现我们作为个人是蒙神所爱的;「神的儿子……爱我,为我舍己」(加2:20)。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自己身上应用那句应许:「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罗8:28)。请注意,不是仅仅某些事,而是万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表达了神对我们的爱,为了促成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而临到我们。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和每一事上,神都有对我们的圣洁、全能的爱。即使有时我们看不到神做某事的原因和目的,我们也知道这些事情的里面和背后有爱,因此,即使是在世人看来很不如意的时候,我们也能常常喜乐。我们知道,当我们的人生实情真相大白的时候,就会证明一首圣诗所说的:「自始至终尽是怜爱」——因此,我们现在心满意足。
定义神的爱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对神的爱划定了范围,指出它如何运作、何时运作,这还不够。我们会问:它本质上是什么?我们如何定义和分析它?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圣经提供了一个关于神爱的概念,我们可以表述如下:
神的爱是祂对于个别罪人的恩慈行动,祂亲自认同他们的福乐,将祂的儿子赐给他们作救主,如今带领他们在盟约关系中认识并享受祂。
让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定义的各个组成部分。
一、神的爱是祂的恩慈行动。圣经用神的恩慈,来表示祂对万物的慷慨。美国神学家路易斯·伯克霍夫(L. Berkhof)写道,神的恩慈是「神的完美,促使祂慷慨而仁慈地对待祂的一切受造物,这是造物主对祂那些有感情的被造物的感情」(《系统神学 Systematic Theology》第70页,引用《诗篇》145:9, 15-16;比较路6:26;徒14:17)。在这种恩慈中,神的爱得到了最崇高、最荣耀的彰显。苏格兰神学家詹姆斯·奥尔(James Orr)写道:「一般而言,爱是一种原则,引导一个道德实体去渴望和喜悦另一个,彼此活在对方的生命里,并在彼此的相交中达到最高境界,在分享和接收彼此的情感中找到喜乐」(《圣经黑斯廷斯词典(Hastings Dictionary the Bible》第三卷第153页)。这就是神的爱。
二、神的爱是祂对罪人的恩慈行动。因为,它具有恩典和怜悯的本质。这是神仁慈的施予,罪人不但不配,而且与应得的正好相反;因为神所爱的对象乃是违反神律法的理性受造物,其本性在神眼中是败坏的,只配受到咒诅、最终永远不得见神的面。
神竟然爱罪人,这真是令人震惊,然而这是真的。神爱那些已变得不可爱、以及我们认为不值得爱的受造物。在祂所爱的对象里面,没有任何值得爱的东西,我们里面没有什么可以吸引或激发神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由被爱者里面的某些东西唤醒的;但神的爱却是自主自愿、不受激发、无缘无故的。神爱人,是因为祂选择爱他们——如查尔斯卫斯理(Charles Wesley)所说:「祂已爱我们,祂已爱我们,只因为祂愿意爱我们」,这是申7:7-8的回响。神的爱是出于祂的主权、因着祂的喜悦,除此之外别无理由。
新约时代的希腊和罗马世界从未梦想过这样的爱。它的众神常常追逐妇女,但却从来不爱罪人。所以新约圣经的作者不得不引入一个几乎崭新的希腊词「圣爱 agape」,来表达他们所认识的神的爱。
三、神的爱是祂对个别罪人的恩慈行动。它不是面向茫茫人海、不分具体对象的善意或博爱。相反,它是神全知和全能的运作,本质就是要把对象和效果具体化。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已经预定了爱的旨意(弗1:4):首先,预定和拣选祂要祝福的人;第二,预定要赐给他们的益处,以及获得和享受这些益处的途径。这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所以,保罗在写信给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时说:「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因为祂从起初(创造之前)拣选了(预定的对象)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预定的途径),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预定的结局)」(帖后2:13)。神在时间里向个别罪人施行爱的行动,只是执行祂在永恒中早已预定的祝福旨意。
四、神对罪人的爱,是祂亲自认同罪人的福乐。每一种爱都必须包含这种认同,事实上,它可以检验爱的真假。如果一位父亲在儿子陷入困境有时候,仍然无忧无虑,如果一位丈夫在妻子沮丧的时候,竟然无动于衷,我们立刻就会怀疑他们之间究竟有多少爱。因为我们知道,人若真正在爱,只有当对方也真正快乐的时候,自己才会快乐。神对我们的爱也是如此。
我们在前面几章已经指出,神在万事中的目标是祂自己的荣耀——让祂被彰显、认识、称颂、敬拜。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并不完整。还需要由以下认识来平衡:随着神定意爱人,祂已自愿把自己最终的快乐和人的快乐联系在一起。圣经经常把神称为祂百姓的慈父和丈夫,并非无缘无故。因为从这些关系的本质来看,在神使祂所爱的人最终脱离困境之前,祂的快乐是不会完全的。正如英国诗人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年)在《宝血活泉 (There Is a 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中所唱的:
直到神所买赎教会,蒙救远离罪迹。
在神造人之前,即使没有人,祂也很快乐;当人犯罪之后,如果神干脆毁灭他们,祂仍可继续已有的快乐。但是,既然祂已经定意要爱被拣选的罪人,这就意味着,由于祂自愿的选择,在祂把他们都带进天堂之前,不会再次获得完美而纯全的快乐。实际上,神已经定意从今直到永远,祂的快乐都与我们的快乐有关。
因此,神的拯救,不单是为了祂的荣耀,也是为了祂的快乐。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当一个罪人悔改的时候,「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路15:10),因为这是神自己的欢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神在末后的日子叫我们无瑕无疵在祂荣耀之前的时候,将会出现「欢欢喜喜」(犹24)的场面。这个想法超出了人的理解、几乎难以置信。但是毫无疑问,根据圣经,这就是神的爱。
五、神对罪人的爱,表现为赐下祂的儿子作他们的救主。衡量爱的标准,在于付出了多少;衡量神爱的标准,是付出祂的独生子降世为人作为礼物,让祂为罪而死,从而成为可以将我们带到神面前的惟一中保。
难怪保罗说神的爱「大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弗2:4;3:19)。还有比这更昂贵的慷慨吗?保罗争辩说,这至高无上的礼物本身,已经保证了其他所有的赏赐:「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8:32)?新约的作者不断指出,基督的十字架,就是神爱的真实性和无限性的最高证据。
因此,约翰在他的第一句「神就是爱」之后接着说:「神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祂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9-10)。同样,约翰也在他的福音书中说:「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反得永生」(约3:16)。保罗也如此写道:「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他还在「神的儿子……为我舍己」(加2:20)的事实上,找到了「祂是爱我」的证据。
六、神对罪人的爱,藉着带领他们在盟约关系中认识并享受祂而达到目的。盟约关系是一种双方永远承诺彼此服事和互相依存的关系,比如婚姻。盟约的关系建立在盟约的承诺上,比如结婚誓言。合乎圣经的宗教,其形式是与神立约的关系。圣经中首次显明这种关系,是神向亚伯拉罕显现为以利沙代(EI Shaddai)、也就是「全能的神」(创17:1),正式赐给他立约的应许,「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17:7)。
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3:15-29所说的,所有的基督徒都藉着相信基督承受了这个应许。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实际上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应许。清教徒神学家理查德·西伯斯(Richard Sibbes,1577-1635年)说:「这是最先的、也是最基本的应许,的确,它是所有应许的生命和灵魂」(《作品集 Works》第六卷第8页)。另一位清教徒作家托马斯·布鲁克斯(Thomas Brooks,1608-1680年)这样解释说:
「那就好像是祂在说:你可以为了你的好处,从我所有的属性中分享真正的益处,正如它们是属于我的、为了我的荣耀。……神说,我的恩典将用来赦免你,我的能力将用来保护你,我的智慧将用来引导你,我的恩慈将用来安慰你,我的怜悯将用来供应你,我的荣耀将用来加冕你。神作我们的神,这是一个全面的应许:它涵盖了一切。马丁·路德说:『神既属我,一切也属我了。Deus meus et omnia』」(《作品集 Works》第五卷第308页)
圣公会主教、清教徒约翰·蒂洛森(John Tillotson,1630-1694年)说:「我们若为某人竭尽所能,就是对他的真爱」。神为祂爱的人所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而衡量神竭尽所能的标准,乃是祂的无所不能!因此,相信基督,就能把我们带入一种大到无法估量、从今时直到永远的祝福关系。
惊人的爱
作为基督徒,对我来说,神真的是爱吗?神的爱真的意味着上述所说的一切吗?如果是真的,就会引发一些问题:
- 为什么我总是对神所安排的处境牢骚满腹、不满怨恨呢?
- 为什么我总是小信、惧怕或沮丧呢?
- 为什么我总是在事奉如此爱我的神的时候,容许自己变得冷漠、公式化和半心半意呢?
- 为什么我总是容许自己的忠心被分割,以致神不能拥有我的整个心呢?
约翰写下「神就是爱」,是为了说明一个伦理教训:「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旁观者能否从我爱他人的性质和程度——包括妻子、丈夫、家庭、邻舍、教会肢体、工作同事——而认识神给我的大爱呢?
请默想这些事,省察你自己吧。
问题讨论:
- 作者说:「认识神的爱,实在是人间天堂」。他从《罗马书》5:5中阐释三点关于神的爱,那是什么?
- 为避免误解约翰「神就是爱」这句话,我们必须同时思考的其他两句话是什么?这些话如何帮助我们更明白神的爱?
- 作者说,就圣经而言,「神就是爱」不是关于神的全部真理。但他又说了一句看似是矛盾的话,就基督徒而论,「神就是爱」是关于神的全部真理。他的意思是什么?若你每天的生活中有神的爱,那有什么不同?
- 第三大段对神的爱的阐释,到底有什么含义:
(1) 神的爱是祂的恩慈的行动;
(2) 神的爱是祂对罪人的恩慈行动;
(3) 神的爱是祂对个别罪人的恩慈行动;
(4) 神对罪人的爱,是祂亲自认同罪人的福乐;
(5) 神对罪人的爱,表现为赐下祂的儿子作他们的救主;
(6) 神对罪人的爱,藉着带领他们在盟约关系中认识并享受祂而达到目的。 - 默读第四大段。你人生中有什么地方是神的爱没有充分发挥其果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