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诗人在上行之路不断寻求神的帮助和保守,我在想象他会不会一路祷告,赞美神,诵读神的话语,而随着他离耶路撒冷越来越近,或许他在路上依稀听到了远处同样传来祷告赞美神的声音——他遇到了属灵的同伴!这也许就是神给我们在上行之路上的一个很大的祝福。扪心自问有多少次,我去教会,参加团契的路上,能有这样的情绪:欢喜快乐,因为我和弟兄姐妹一起要上耶和华的殿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跟弟兄姊妹有矛盾,对牧师长老有意见,选择远离神的教会,对去教会没有任何欢喜的感觉,只当作一个基督徒的例行常规来做?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同,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职业,如果教会是一个社团活动,我们凭借自己的喜爱加入,那么我们大可不必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我也感觉到有时候确实不知道怎么跟自己不熟悉的弟兄姊妹聊天,想什么话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尬聊。可是神的心意就是让我们这种种造型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不单单要聚在一起,还是要作神的见证。求神让我可以去遵行祂的旨意,活出里面重生的生命,因为能让我们合一的只有这个新生命!

  属天的同伴有多么的重要,我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软弱的,在教会里,在团契中,我们每一次地分享,帮助,代祷。冷淡的时候彼此奋兴,孤独的时候彼此扶持,迷茫的时候彼此守望。让我不禁想起了在士师记里面,神告诉基甸已经把敌军交在他手中了,让基甸大胆夜里去勘察米甸的营,可是基甸还是害怕,所以神就对他说,如果你害怕,你就带上你的仆人普拉一起去。面对敌人多如蝗虫的大军,基甸自己去和多带一个人去有什么区别吗?属世的看法肯定没区别的,但是属灵的道理就是这么奇妙,多了一个人陪着基甸就敢去了!0个属灵同伴和1个属灵同伴根本不是量的区别,而是产生了质的差别。

  还有一点,我们去到神的殿里欢喜,是因为神要给我们好处,奖励吗?不完全,因为诗人说到了,神的宝座,就是审判的宝座也在神的殿里,在明知殿里有审判宝座的时候,为什么还能欢喜呢?或许这就是坦然无惧面对神,能够交账了,或许这就是保罗说的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试问我自己还是完全不敢面对神的审判,只怕是两手空空,掩面痛哭去见主!

——By Shanzhao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
「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作以色列的证据称赞耶和华的名。」
「因为在那里设立审判的宝座,就是大卫家的宝座。」

  在上行之路上,神的话让我们苏醒(诗篇120),倚靠神是我们上行的力量源泉(诗篇121),那么属灵伙伴的互相扶持就是上行之路行走的方式。神并不是要我们孤孤单单一个人面对上行之路的艰难,因为祂要「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耶路撒冷是神安息的圣城,也是神宝座的所在,而今天的教会是耶路撒冷在地上的缩影,也是要被建造得「连络整齐」的一座城。教会并不是指教堂,建筑材料不是砖瓦,而是得神救赎的我们,但如果要「连络整齐」,则需要我们可以在生命上契合,难就难在我们的肉体却在不停的拆毁这个契合。我们会为了别人的一句话惹动怒气,我们会指责别人没有爱心,我们会尽量与谈得来的肢体交通,尊敬崇拜灵性刚强的肢体,却远离甚至排斥我们眼中「不那么属灵」的弟兄姊妹,等等等等。这时候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们是在拆毁还是建造神的家?甚至,我们的脚是在耶路撒冷的「门内」还是「门外」呢?「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里的爱心不是人的爱心,人的爱是有限的,常常最终以「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告终,而「神就是爱」,祂的生命就是爱的生命,我们只有接受了神的爱在先,才能拒绝自己的肉体,契合在主爱里。自问:我爱弟兄姊妹吗?我爱教会吗?这些爱里哪些是以撒,哪些又是以实玛利呢?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
「因耶和华——我们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

  当我们有了灵里合一的心,激励、扶持并安慰行走天路,一起仰望耶路撒冷,平安和欢喜就来到我们中间,而我们在神的家中得饱足,灵命得到神的供应,所以能兴旺。今天地上神的家就是教会,我们读本篇的时候,如果用「教会」两字代替本诗篇内所有的「耶路撒冷」,大声颂读,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By Wayne

题头语:上教会,因那是归属,是主权,是肢体的需要,是相互祝福,是使主得荣耀。(引自《生命季刊》之《欢喜上教会》)

  15篇上行之诗篇篇都很美,非常精彩。

  比如诗 120 篇是一篇悔改诗,向世界说「不」,脱离虚谎和充满敌意的环境, 转而归向神;

  诗 121 篇是信靠交托之诗,证明信心胜过自己,能对付试炼和苦难。本篇诗则是崇拜之诗,凡有信心的人,无论在何处,都会在指定聚集之场所敬拜神。

  120、121、122 三篇里,我个人更偏爱诗篇第 121 篇,诗中不仅写了以色列 人一年三次前往耶路撒冷守节路上的感受,而且也是一种属灵的心路历程,是「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来十二1),也是证明信心胜过自己,能对付试炼和苦难的心路历程。每个基督徒大约都会经历这样的历程。

  初读诗篇第 122 篇时,觉得那是歌颂大卫之城耶路撒冷的诗歌,有些平淡, 然而反复诵读,才觉得诗篇第122篇饱含深意。

【诗一百廿二 1】「(大卫上行之诗。)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
【诗一百廿二 2】「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

思考:

  诗篇第122篇被标注为大卫上行之诗。

  从旧约来说, 耶路撒冷和圣殿为全以色列信仰之重心,庄严神圣。朝圣者对于圣城之向往,使他们每抵城门,自然流露出兴奋的神态。虽然本人未去过耶路撒冷,但还是可以理解到着这种兴奋。当年我去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藏区, 去拉萨的大街小巷,都会旁观到藏传佛教信徒对藏传佛教圣城和布达拉宫大昭寺 的那种嚮往。

  这种欢喜和向往是一种归属感。

  然而对于新约来说,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教会就是我们信仰的重心,是我们属灵的家。我还记得许多旅行路书的最后都会有一句:「行程完毕,回到温暖的家」,家是温暖的,平安喜乐的,回去我们属灵的家就应该是欢欢喜喜的,甚至是迫切的,去教会就该是「欢喜上教会」的心态。

  「欢喜上教会」是双方向的,你渴慕去教会,教会是活的,非常期待你的参与。

  大卫的这一篇诗篇足以给我们一个提醒,不论世代变化流行如何,欢欢喜喜上教会是每个基督徒都该去体会的,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即使讲道不是次次都精彩。

  上教会还是一件大家渴慕向往,互相邀请,诚心准备,一同欢喜前往的美好光景。那么多基督徒聚集在一起,以心灵诚实敬拜上帝,彼此相爱接纳关怀,你在教会有得着也有付出,你在众人当中被关怀也得到尊重,所以上教会是基督徒 每个礼拜向往的一件美事。

【诗一百廿二 3】「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连络整齐的一座城。」
【诗一百廿二 4】「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按以色列的常例称赞耶和华的名。」
【诗一百廿二 5】「因为在那里设立审判的宝座,就是大卫家的宝座。」

思考:

  耶路撒冷城是按着规矩整齐地被建造起来,据最新的考古发现,除了当地现代建筑,耶路撒冷的许多古代建筑遗址都被考古队发掘,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当年每栋房屋建设都有计划,互相连络整齐,甚至连使用的材料花色都很一致。

  教会生活使基督徒的生活有规范和架构。耶路撒冷对希伯来人而言是崇拜的地方,在崇拜中,众支派十分和谐地运作,好像是同一个支派的人。

  对于当今基督徒来说,延伸过来就是提示现代教会就像当年的耶路撒冷一样规矩整齐,一座连络整齐的城。教会弟兄姊妹要互相配搭连系,教会规划井井有条,同工合作,每个人都用神所赐的恩赐来彼此服事,一同敬拜赞美神。就如同第4节中提到以色列各个支派按着规矩按着常例上耶路撒冷去,所有支派的代表都来,像一个整体,各支派代表一起「称赞耶和华的名」,这是合一的表现。

【诗一百廿二 6】「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
【诗一百廿二 7】「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
【诗一百廿二 8】「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
【诗一百廿二 9】「因耶和华——我们神殿的缘故,我要为你求福!」

思考:

  以上四节有两个关键字:「平安」「为你求福」,对于教会主日崇拜来说, 相对应的说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平安」「代祷」了。

  求平安的祷告很重要。以上的王宫是君王的住处,对教会来说就是指教会牧长领袖同工,宫内兴旺就是说教会的领袖同工们蒙恩,他们的灵性蒙恩,追求长进,爱神爱人,谦卑服事,整个教会就蒙恩。

  求福不但是向神祷告,也是为别人寻找得到这个福气,为别人祷告叫代祷。 基督徒上教会,委身教会,不只是为了敬拜,为了自己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能 够为主去爱别人,有机会为主去服事别人,大家一起按照规矩建造神的家,大家 的生命和爱心在教会中也一起成长。

  从以上思考可以看到, 本诗回答现代教会生活的三大必要性:

A. 教会生活使基督徒的生活有规范和架构。
B. 教会生活中崇拜是一个行动,藉此行动来发展我们对神的认识和感觉 滋润 并与神之间的关係。
C. 只有委身在教会,欢欢喜喜地上教会,以心灵和诚实敬拜服事,在教会中与 弟兄姐妹建立美好相爱的关係,才能被认出是耶稣基督的门徒。

  上教会,因那是归属,是主权,是肢体的需要,是相互祝福,是使主得荣耀。

——By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