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基督教思想的深层剖析
- 基督教思想。基督徒思想的范围包括﹕认识上帝,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什么是「知识」?不仅是理性追求事实,不仅是哲学的猜测。讨上帝喜悦的知识是「顺服守约」 (Covenant obedience)。(参﹕John M. Frame的著作。)我们必须认识上帝,自己,与世界;我们认知的方法(知识的科学)和对知识的解释(知识的艺术)都必须遵从上帝的话。(参﹕Richard Pratt,《将人的心意夺回》。)
- 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来自一些「前提」,或「世界观」。什么是世界观?可以说是﹕我们「心中的坚持」。例如﹕上帝存在吗?人是什么?人的问题来自哪里?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案来自哪里?等等。
- 非基督徒的思想的「心中坚持」﹕非基督徒心中坚持「自主」。人坚持自己是离开上帝独立的,自主的。自从人犯罪堕落以来,人拒绝顺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人是自己的律法(auto – 自己,nomos – 律。)「自主」是所有人犯罪以来(非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原则,或「前提」,或「心中的坚持」。现代期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如此(1500-1980)。(参﹕《前车可鉴》;《将人的心意夺回》。)
- 自从弗来伊德以来,心理学接受了康德的世界观,作为它「心中的坚持」。康德﹕人不可能透过科学与理性认识绝对真理;理性与科学只可能认识事物的外表。至于上帝,永生,爱,自由意志等宗教、伦理上的真理,只能「超越」理性与科学来认识。因此,心理学的世界观(前提,心中坚持)包括﹕自然主义(否认超自然的存在),唯物主义(否认灵魂与上帝的存在),决定主义(否认上帝与人的自由作为事物的成因),进化论(否认创造),逻辑实证主义(否认上帝启示在知识和方法论上的权威),相对主义(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 在现代期之前,和在目前的「后现代」时期,人坚持「新纪元运动」的哲学前提;我们称它为「一元论」。一元论相信﹕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上帝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上帝。这是「异教」的「心中坚持」。自从古代中西文化中就流行。(参﹕张逸萍,《新纪元的陷阱》;www.cwipp.org 。)
- 注﹕一元论的相反词不是二元论或三元论!与一元论相反的是圣经的世界观﹕(一)上帝就是上帝,上帝是创造宇宙的主;(二)人与宇宙都是上帝所创造的;(三)创造主与被造物之间有着绝对的区分。(参﹕范泰尔的著作。)
心理学是什么?
- 心理学从一种「科学」(其实是「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直接了当说是「伪科学」),演变成为「新纪元哲学与宗教(即﹕异教)」的最佳推销员团队。其实,「新纪元」的世界观,早在早期心理学理论中就找得到。
- 心理学是一种「伪科学」。科学竭力观察事实,按照一些理论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所分析的事实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可以证实的。心理学不是这样的。心理学中不少的定义和解释都非常主观。(注﹕不论是传统科学或伪科学,都来自人自主的「前提」。)
- 心理学从「现代」(康德后;坚持人的自主,推翻上帝的主权与祂设立的权威),到「后现代」。不过,「后现代」在「现代」之前就有了。(参﹕张逸萍博士的著作﹕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 http://www.chinesebiblicalcounseling.net。)
- 几位心理学理论大师: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容格(异教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知心理学」),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非指引式」的,「案主中心」的治疗),埃里希·弗罗姆(修正弗洛伊德的人本主义)。
- 一些所谓「基督教辅导」的理论家﹕Gary Collins; James Dobson。
- 圣经辅导学与所谓「基督教辅导学」采取完全不同的前提(心中坚持)。 (www.nanc.org; http://www.timelesstexts.org; http://www.ccef.org.)
辅导是什么?
- 辅导可以「非指引式 non-directive」吗?非指引的辅导等于非辅导的辅导!(「非指引辅导」这个观念来自罗杰斯,他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这观念却被基督徒辅导员与辅导中心广泛使用。)
- 「心理病」的神话。什么是「疾病」?是可以观察,诊断,开药或开刀的问题。辅导呢?辅导是「讲话」。(这种对心理学辅导的批评,往往来自无神论者、犹太教徒,不仅仅来自信仰保守,支持圣经辅导的基督徒!)耶稣讲到人「有病」时,当然是喻意的。
- 是,辅导是「讲话」,是带有道德观的讲话。世俗的心理辅导基于世俗的理论,它是不合圣经的伦理。
- 非圣经辅导的目标:心理平衡(弗洛伊德),「自尊」,「自我接纳」,或含糊不清的所谓「心理健康」。
- 圣经辅导的目标来自《提摩太后书》3:16-17:「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目标﹕帮助人过有纪律的生活,遵从上帝的话,结出圣灵的果子。
事情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 三十多年来,亚当斯被诬告、曲解。基督教心理学家说亚当斯认为人的问题都来自罪,没有身体上的因素影响他。其实从《成功的辅导》面世以来(目前中译本名《圣灵的劝诫》,中华展望出版),亚当斯一直坚持,有身体而来的因素!(亚当斯的网站﹕ http://www.timelesstexts.com。)
- 圣经辅导运动有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参与,读者可参考他们的著作: Robert Smith, A Christian Counselor’s Medical Desk Reference; Payne, The Healing of Modern Medicine; and Gary Almy, How Christian is Christian Counseling?.
- 显然地,家庭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可是它不是唯一因素。这因素(包括伤害),靠基督的能力绝对可以胜过!还有其他的因素,如﹕遗传,成年的经验,和身体(大脑,神经)等。(参﹕Edward Welch,《都是脑神经惹的祸?》。)
- 这些因素包括整个宇宙﹕(一)人的身体;(二)灵界(魔鬼邪灵);(三)物质世界;(四)人的灵魂(属灵、行为因素)。一切都由上帝的护理掌管。
-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必须顺服上帝的普遍启示与圣经启示,来建立我们的方法论。(参﹕范泰尔的著作;中华展望护教学讲义与录音。)我们手上既然有圣经的全部(66卷),我们必须顺服圣经来研究(一)我们的身体,(二)我们的灵魂(信仰,行为),(三)物质世界,(四)人类,(五)灵界;和(当然)(六)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即是﹕圣经在(一)信仰,(二)生活,(三)历史,(四)科学的事上,都是无谬、无误,我们绝对最高的权威。
普遍启示与心理学
- 「普遍启示」是指什么?《罗马书》1:20,19,18;《诗篇》19:1-4。上帝在(一)人心(思想)中和(二)受造之物已经自我启示,清清楚楚,叫人无可推诿。
- 人在心灵的深处压抑、阻挡这启示,虽然他知道上帝是创造主,理当敬畏祂。
- 「普遍启示」的目的不是教导人如何得永生,而是叫他无可推诿,应当敬畏上帝。
- 一切的文化﹕哲学,心理学,艺术,科学,宗教等,都是(有罪的)人类对上帝普遍启示的响应。文化不是启示!连脚印(影子)都不是!
- 上帝的普遍启示是从上而下的,从上帝而来(罗1:18-20),是「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诗19)。人对普遍启示的响应(包括心理学)是从下而上的;从人发出。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 人类既已堕落,这响应(文化)就在核心坚持人的自主,坚持「一元论」,就是保罗所称的「世上的小学」。世俗的文化(包括心理学)必然与上帝的启示斗争。
- 称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或哲学)为「普遍启示」是重要的错误。(例如﹕Gary Collins。)
人的道德责任(自由意志,人是道德责任者)
- 世俗心理学其中一项重要错误(异端),是把人基本上(甚至只)视为受害者。所谓「基督教辅导」极力推行此观念。这样,人的责任就消除;同时人的尊严,和改变生命(解决问题)的盼望也泡汤。美国刺杀肯尼迪总统(1963年11月22日)的被告者,被心理学家解释为是家庭伤害的受害者。在邮包中寄炸弹的被告者同样被解释为家庭的受害者。这样,社会秩序也瓦解。今天美国人口的百分之一是监犯。(2008年三月的报导。)
- 上帝创造人时,给人一个」意志「。有人喜欢称此为「自由意志」,有些神学家称它为「道德责任性」。上帝造人作一位有限的被造物,因此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 《创世记》第二章教导:无限的上帝创造了有限的人,赐人有限的、可是真的自由选择。这自由选择附有道德责任;人必须为自己一切思想行为承担后果。上帝在一个特定的处境里赐人此「选择兼责任」﹕在此处境,上帝已创造了一切,也向人晓谕;上帝已向人讲解祂的旨意和吩咐。
- 人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人不应只问﹕「谁伤害过我?」而要问﹕「我伤害过谁?」还有:「我如何响应别人在我身上造成的伤害?我的回应有罪吗?」我们须为自己的响应负责。
- 人是「从内心发出」一切思想、行为的。这就是说人有「意志」的意思。可是人的
- 心堕落了,非常邪恶。人须要换一个心,取得新心,才有能力遵从上帝的吩咐来响应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伤害,等)。
从圣经看家庭
- 上帝在创造世界时设立了三个制度﹕婚姻家庭;工作文化,与安息敬拜。因此,人还没有犯罪之前,家庭制度就存在了。
- 上帝的旨意是﹕家庭是祂立约的对象,是「约民」的基本单位。约里的人,都是个人,也是家庭的成员,都应顺服,敬拜,记敬畏,爱上帝。上帝的律法(话语),应该在家庭中宣讲,教导。(单身的应被包括在教会的众家庭和大家庭里。)
- 上帝在家庭里设立了权威结构。丈夫,父亲应该带领家人顺服,敬畏,敬拜,爱上帝。
- 上帝愿意赐福给信徒的家庭(旧约,新约时期都是如此)。在上帝的约中有一些咒诅(特别限制在敬拜偶像的人身上)。基督来,胜过一切的罪和咒诅。
- 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得救),是否会因家庭的伤害有负面影响?会的,若还没有完全信靠上帝的话或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工作的话。但若顺服上帝的话与上帝的灵,这些都能胜过,变为感恩与喜乐。
- 世俗心理学(弗洛伊德起)损害了教会与社会秩序,因往往破坏上帝话语的权威,和上帝设立的权威。
- 世俗心理学对「性革命」作了重要的贡献,破坏婚姻的圣洁,以西方社会开始推动淫乱和同性恋;换言之,推翻上帝所设立的制度与权柄,破坏人生与人际关系。(不过我们若记得,心理学的前提包括自然主义﹕否认超自然事情;进化论﹕否认创造;相对主义﹕否认宇宙有绝对真理;和人本主义﹕否认上帝的主权,就不足为奇了。)
自尊,自爱与圣经
I. 再谈「前提」﹕只有好的动机不够
- 很多弟兄姐妹在从事辅导的专业或事奉。我们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以真理光照我们,圣灵也会纠正我们对真理的错误理解。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有好的动机﹕帮助别人,作外展事工分享基督的爱。所以我们会花时间来参加「心理学与圣经」这类讲座。
- 不过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光照,和我们好的动机,并不改变一件事实,就是﹕大多数基督徒的思想中含有不符合圣经的观念,理论,和「前提」(世界观)。这些往往与圣经所教导的相反。辅导员若要成熟,长期有效,必须学习圣经的教义﹕就是纯正的,符合圣经的神学。我们并没有意思判断各位的动机,也不论断我们愿意帮助别人的目标。没有基督徒会一天醒过来,说,「今天我决志作一个拜邪灵的异教徒!」当然不会!可是,我们诚恳邀请你重新审核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 假如今天的讲座是「市场学与教会增长」,我们会对到会的牧师们讲解﹕虽然诸位牧师的动机是好的(愿意教会增长),可是我们从很多神学院(特别是教牧学博士课程)学到的,不过是资本主义商界的市场学与广告学伎俩而已。虽然我们不判断牧师们的动机,可是我们会向他们的前提(价值观,世界观)挑战!
- 事实上,多数基督徒辅导学教授(除了圣经辅导运动的成员例外)是从世俗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教导辅导的。所谓「心理学与基督教融合」必然是失败的。我们须要圣灵光照我们,理清这些反对圣经的观念,清洁我们的思想。最好,最理想的情况乃是;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充分吸收圣经教义和护教学。这样,到了大学,我们已经准备好面对世俗心理学的理论,懂得如何过滤,评判。
- 人是什么?我们来看主要心理学理论家怎么说。弗来伊德说﹕人是一大堆彼此冲突的欲望﹕生命之欲(性)和死亡之欲(谋杀)。弗氏氏极度反对、憎恨基督教。罗杰斯说﹕人的自我,就是过去经验的总和;人没有灵魂。行为主义﹕人就是动物。新纪元运动﹕人就是上帝。
II. 「心想意成」﹕积极思想的能力
- 很多心理学家和新纪元作者相信,人的思想有极大的能力﹕所谓「心想意成」。你所想的,就能发生﹕心灵可以控制物质世界,可以控制未来。
- 「心想意成」若是指我们的思想能控制物质世界(我们的身体,环境等),那么只有上帝有这种的能力。只有圣经的上帝绝对有这能力,有权使用这种能力。上帝思想,计划一件事的时候,事就这样成了。他是按自己计划创造万物的主!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上帝的话是主宰的晓谕,是掌主权,全权的话语。唯有上帝有绝对「控制世界」的能力(赛55﹕10-11)。上帝是「凭己意行万事」的主(弗1﹕5,9,11)。
-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创1﹕26-28)。上帝是无限的,祂所造的人是有限的。可是人的确是上帝的形象,人有某些方面「像」上帝的性格。因此,人的理性谕思想,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上帝思想的「形象」,是「模拟」上帝思维的思维 (analogical knowledge)。当然,上帝的意念不是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不是我们的道路(赛55﹕8-9)。祂是无限的,我们不是;祂是掌主权的,我们不是;祂是无罪的,圣洁的,我们不是。所以,我们的思想不可能一想就「创造」一件事出来(除非被邪恶灵控制)。我们必须以顺服上帝的话的心来使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必须是「守约顺服」的行为。
- 任何人试图(或教导人)使用自己的思想来控制物质世界的,都有夺去上帝权利的嫌疑。所以上帝禁止我们行邪术!(申18章。) 新纪元哲学事实上相信我们就是上帝,因此我们应该以上帝自居,这样生活。这简直是亵渎!
- 我们应该效法上帝的思维而思维 (think God’s thoughts after God);换言之,以信靠,顺服圣经的心来思想一切的事。(参﹕傅兰姆,范泰尔的著作。)
III. 人性本善?
- 大部分的心理学理论家都是人本主义者。人本主义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人性本善。(他们也相信人是智慧的,人不需要上帝帮助可以获得智慧;人是绝对自由的,等。)这信念符合圣经吗?
-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创1﹕26-28),人本来是公义,圣洁,智慧的(状况一)。可是亚当犯了罪,人类在祂里都堕落了(罗5﹕12-21)。今天人的心是极其邪恶的。我们都死在罪中(弗2﹕1)。这是状况二。唯有圣灵重生我们,我们才被上帝再创造,按照祂的形象,成为1公义,圣洁,智慧的人(弗4﹕24,西3﹕10)。这是状况三。基督徒活在状况三之中,仍然会犯罪,罪是那「另一个律」,住在我们里面(罗7﹕14-25)。
- 上帝所赐我们的一切公义,圣洁,智慧,都是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有分,我们进入到基督里,因此上帝把基督的义归算给我们。我们凭自己一点良善都没有。可是上帝开恩,将基督的义归算给我们(好象刷信用卡一样,算在我们的账户里)。
- 任何试图教导人性本善、智慧,而不须靠上帝救赎之恩的,都是谎言。我们这样相信,可能出于好意﹕「噢,我的孩子心底是好的,可是祂在学校顽皮就是啦!」但这是违背圣经教导的想法。
IV. 圣经论自我判断
- 所谓「自尊」是什么?是指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很多心理学家教导,我们必须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很多新纪元邪灵(灵媒)也是这样教导。基督徒辅导员,由「爱家协会」杜博士 (Dr. James Dobson) 带领之下,纷纷成了「自尊」的信仰者﹕没有自尊,不可能生活健康,学业、事业成功,婚姻家庭美满。「自我形象」是万善之源,缺乏好的「自我形象」是万恶之根。究竟圣经如何说?
- 圣经的确教导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应该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我们应该谦卑,为上帝赐我们的恩赐而感恩,不要傲慢等。这些自我判断的思想来自我们的「良心」,或「心」。我们在上文(第一篇)说过,我们有一个「意志」。意思是,我们一切所作的都是「从心发出」。
-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人的理性作出道德性的判断。这是清教徒对良心的定义。(参﹕巴刻,《敬虔的追寻》,「清教徒的良心」一章。)一个好的(清洁的,正常运作)的良心,按照上帝如何判断我们来判断自己。我们作错事(犯罪)的时候,良心会责备我们。我们作的对,良心会肯定。一个好的良心对自己说﹕「上帝赦免了我的罪,我在上帝面前被称义;上帝继续在我生命作成圣的工作,我继续成圣。」
- 我们的良心并非无所不知,也非无误;只有圣经是绝对无误!因此基督徒的良心必须学习。我们的良心必须跟随圣灵的带领,从圣经学习﹕圣经是圣灵默示的书,为了我们的好处!
- 美国加州「自尊工作小组」的调查报告,和《科学美国》的报导(2005)指出,有积极自尊的人会有淫乱行为(注﹕缺乏自制);倾向暴力(注﹕缺乏温柔);倾向傲慢,偏见。有好的自尊,并不一定在学业、事业、人际关系上成功。这是因为我们把一个罪人的自我形象(自我中心的,从「自主」的心思而发的自我认识)当作是正确的自我判断,不考虑自己的罪。我们换假当!我们的心刚硬,我们烙了自己的良心(整个社会如此!)。
- 因此,新纪元的灵媒教导「自尊」,不足为奇。撒但最喜欢散播谎言,欺骗我们,叫我们从上帝真理之道上偏离。
- 教会必须回到圣经面前,学习如何使用我们的「良心」来敬畏上帝,爱祂,顺服祂,敬拜祂,为祂而活。
- 若有人教导「自尊」就是福音(如﹕南加州「水晶大教堂」的Robert Schuller),有好的「自尊」就是得救,这种信息简直不是福音。Robert Schuller所教导的,不是基督教!他的教会中可能有信仰纯正的传道同工和会友,可是根据他的著作和他所宣讲的,他的信息不是《圣敬》所教导的。
V. 我们的自我认同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圣经的模式
- 我们应该留意别人对我们怎么想吗?有时候应该,可是我们不应成为惧怕别人的奴隶﹕(一)怕别人会看到真的我;(二)怕别人不接纳我,拒绝我;(三)怕别人会伤害我(感情伤害,身体伤害,性虐待等)。唯一从作惧怕的奴隶释放的方法,乃是首先敬畏上帝!
- 可是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评语是有用的,是我们需要的。上帝创造世界时设立了三个制度﹕婚姻与家庭;工作与社会;安息与敬拜(创1﹕26-2﹕3)。父母亲必须教导儿女敬畏上帝,服从祂(申6﹕4-9),教师(教会)必须教导学生智能与真知识(守约顺服);政府必须赏善罚恶(罗13章)。因此上帝所设立的权威会对人发出评判,是他们的责任!
- 一些研究指出很多美国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成绩不合格。美国学生比日本学生对自己数学成绩自信,但日本学生数学成绩比美国学生高。这说明什么?美国社会已经被「自尊」的谎言完全渗透,以致人拒绝面对事实。社会教导我们不要顺服权威,不要接受责备。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道德和信仰上是破产的,她仅剩下军事,经济和科技的能力罢了!「愚妄人藐视智慧和教教诲。」上帝啊,怜悯!上帝必审判。
- 范泰尔称上帝所设立的关系为「代表原则」。人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的生活,完全在上帝面前(诗篇139篇)。我们所想、所说、所作的,都在祂面光之中。上帝与全人类立约,作我们的创造主。上帝与信徒们立「恩典之约」,作我们的救赎主,生命的主宰。我们因为属于上帝,我们也彼此归属为肢体,彼此「代表」。我们与上帝立约,我们也彼此立约,成立家庭,学校,教会,小区,国家。
- 上帝透过立约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真正的身份(认同)来自上帝(罗8章,弗2-3章)。我们真正的身份(认同)来自如何了解死亡,我们死后到哪里去(林后4-5章)。当我们永恒的去处问题安定了,我们就懂得如何生活,我们就有自己真正的身份,我们有「自信」。我们充满着喜乐,感谢的信,因为「这世界非我家」(来11﹕11-16)。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自上帝的恩典,为此我们感恩﹕我们一切所有的,我们今天成何等的人,都因为主耶稣基督。
VI. 罪与救恩﹕究竟福音是什么?
- 一位南加州Biola大学的教授说﹕罪就是我们的需要没有满足,或我们没有实现我们的潜能。Biola大学设有Rosemead 心理学院,与福乐神学院的心理学院一样,是相信「融合」心理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学府。
- 可是,世俗的心理理论,真的能够与圣经的教义「融合」吗?这位教授说的,刚好与圣经对罪的定义完全相反!罪是什么?罪是对上帝的反叛!罪是干犯上帝的诫命,或不遵守上帝的吩咐。上帝所禁止的,我们去作;上帝所吩咐的,我们不去作﹕这叫罪!
- 我们往往把「需要」和「欲望」混为一谈。餐厅的侍应若问我﹕「你需要在你的冰淇淋上面再加奶油吗?」我要不要奶油,和我的「需要」完全没有关系!我不需要奶油加在冰淇淋上面,也可以活下去!我们要学习分辨「欲望」和真正的「需要」。
- 至于「实现我们的潜能」,我们必须以基督作我们的标准﹕我们的目标是效法基督(罗8﹕29)。
- 救恩是什么?肯定不是「自尊」!救恩乃是罪得赦免,得称为义,作上帝的儿女,承受永生的产业,顺服宇宙的主,在祂国度里(祂国度已临,却未临)。
VII. 我们怎样走下去?
- 我们必须审核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信念。要诚实回答﹕你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一)人是什么?(动物?人是上帝?一堆欲望?一对经历?)(二)人的问题从哪里来?(三)解决人问题的方法(答案)从哪里找?
- 接受纯正的圣经教义装备。辅导员需要好的神学!需要以圣经为基础的教义根基。
- 先接受圣经教义的装备,然后才学习世俗心理学与辅导学的理论。
- 参加圣经辅导运动的行列!成为一位真正能从上帝的话劝诫人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