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王府大街的家府,是仿满族人在北京奢华的颐和园之格局而造,只是规模较小而已。我们是汉人,虽然自己对此身份知之甚少。我们生活在满洲王朝帝位更迭的时代。这些统治者们于1644年占领中国,他们强迫汉人编辫子,以此作为臣服的标记,在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之后,便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穷奢极侈的享受之用,这是所有专制君主不变的套路。当时,坐在北京金漆雕龙宝座上的当权者是慈禧太后。她是一个出众而奸猾的老寡妇,用诡计夺了皇权,死守着旧规矩不放。所以,紫禁城的宫廷之中骄奢淫逸依旧,而与此同时,平民百姓则陷入绝望,开始暴动起义,要推翻这些异族统治者。满族大臣和那些做官的汉人们夜郎自大。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抵制一切与西方列国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的努力。
中国贸易潜力巨大,英、法、美渴望与中国通商,决意开发中国资源。不幸的是,英国强制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一位名叫林则徐的中国大臣将从英国运来的所有鸦片都付之一炬,以抵制鸦片贸易,而英国人则把炮船开来,以武力相挟,打起了所谓的「鸦片战争」。英国战胜之后,作为补偿,要求中国割让土地,开辟通商口岸,并要享受治外法权。这样,进步的西方在外交、军事和经济上都胜过了保守的东方,在政治上使中国变得软弱无能,在全中国好几代人身上,埋下了苦毒怨恨的根子。尽管这些战争的失败大部分责任要由慈禧太后来负,老百姓们却开始怨恨一切外国人,经常暴乱,要驱走异族,不仅要推翻满族人,还要赶走西方人。
光绪是满清王朝的年轻皇储,是一位开明的变革者,有心为国谋福利。他那些有智慧的谋士们帮他预备了一个改革方案。慈禧太后反对变革,所以他们决定废黜她的后位。其中一个密谋者做了叛徒,跑去见慈禧太后,当时她正在看戏,于是他就在她耳边悄声告密,慈禧太后在众人面前丝毫不动声色,接下来便下令将光绪软禁起来。这样,清政府改革的最后一次努力胎死腹中,光绪帝落得个终生软禁,而慈禧太后则得意一时。
中国大江南北的排外情绪日渐高涨。拓荒宣教士们在那个年代遭到了极大的逼迫。中国百姓很早之前就组成了互助帮会来为自己伸张正义,青帮通常采用非暴力手段行事,红帮则是诉诸武力。红帮在华北声势较盛,而青帮在华南更有威望些。红帮、大刀会和义和团都是类似的帮会。这些帮会是普通百姓发泄自己对压迫者怨恨的管道,不管是汉人、满族人,还是西方压迫者,全都要打击。
我的父亲是个仁慈的人,非常怜恤穷苦人。在每个月末,我们会看见一群穷寡妇拿着领物簿,排队领取她们当月的救济。在三伏天,父亲吩咐仆役放两大缸新鲜茶水在我家面朝大街的门前,施给疲乏的路人喝。他又预备一些药品,送给生病的客旅。在风天雪夜之时,他会打发许多仆役去探望城中各处的穷人,给他们送米票和寒衣票。若有穷人病倒了,没有钱看医生,又或是死了人,没有钱买棺材,我的父母总是鼓励我们,把自己的零花钱或新年的红包拿出来帮助他们。
我的父亲为人宽宏大度,做官却极为认真严谨。他严令禁止母亲收受任何贿赂。在他判定任何人生死之时,常会彻夜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对西方人很友好,甘冒大险去保全他们性命。后来,他听信了一些欧洲人的话,做了不明智的投资,结果倾家荡产。
查理·李曼先生(Mr. Charles Leaman)1874年来到南京,是第一位在南京置地并开展事工的基督教新教宣教士。他穿中式衣衫,头发也结成辫子。不过,中国人抓人总是抓人的辫子,于是李曼先生便把辫子剪下来,连在帽子上戴。他随身携带银钱,一锭一锭的银子就缝在背心的内衬里面,在背心外面再套上一件长袍。到用钱之时,就用一把小刀把背心割开,取出一锭银子,称好分量之后再去买所需之物。在换季的时候,他先把旧袍子当了,然后再去买新袍子。中国百姓怕外国人,所以他在南京寻不到可以租住之处,只好在屋檐角落里睡觉,吃的与普通百姓并无二致。白天,他会坐在茶馆里和过来喝茶的人聊天,和他们谈论各样事情,会一天三次到街头布道。那时的老百姓对外国人一无所知,还以为他是从海边来的中国人。
李曼先生娶了露西·克拉琪小姐(Miss Lucy Crouch),她是华南宣教士,也是长老会信徒。他们去到南京,在那里做拓荒宣教并计划在南京买地建教堂和住宅。可知县们不愿意把土地租卖给外国人,于是李曼夫妇和小女儿玛丽(Miss Mary Leaman)就在秦淮河的船上住了好几个月。
后来,他们终于买到了地。那块地从前是战场,因此被中国人视为不祥之地,因为他们认为亡灵会在那儿出没。在卖地时,知县对他们说:「你们若想要这块地,尽可以买去。你们就和那些鬼住在一起吧。」他们在那块地上盖了两栋房子,一栋做教堂,一栋做学校。后来外国宣教士来得多了,就建了第三座房子。这就是南京四旗杆那儿的长老会宣教站最初的情形。
李曼夫人曾任教于广东名校真光女书院,这所学校是她好朋友那夏理女士(Miss Noyes)创办的。李曼夫人就将来创建一所真正的基督教女校的可行性做了研究之后,便萌发了在南京开办女校的想法。在中国,男孩往往可以得到教育,但是女孩中识字的就很少了。在南京,女孩的父母以及女孩子自己都看不到女子读书有什么价值,所以在李曼夫人登出招生广告之后,一直无人问津。一连三个月,没有一个女孩敢踏入学校大院。一天,有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在开头几天,李曼夫人让她在学校里四处玩耍,让她熟悉周围环境,随后就建议她学认字。这女孩马上拒绝说:「我只是来吃吃玩玩罢了,我不想念书!」她说完就走了。
第二个学生是门房的女儿,而且要付她钱她才肯念!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料想得到,到了李曼夫人两个女儿玛丽和露西长大成人的时候,这所学校注册学生已达一千六百多名。在南京,很快就有了十几所女子学校,这也是无人能预见到的。近些年,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在校庆之际用戏剧来把学校早期情形演出来,我看过这样的演出。对她们而言,这故事真是再真实不过了,而以她们现在的见识来看,这有点逗人发笑。
在早先那个年代,有很多反对外国人的暴乱。老百姓们对「洋鬼子」又怕又恨,散布了很多关于他们的谣言。有一天,他们抓住李曼先生,用绳子把他捆住,要把他扔进河里去。朋友们赶来向李曼夫人报讯。李曼夫人一手抱着露西,一手牵着玛丽,赶到了现场及时地把他解救了出来。另有一群暴徒,在大刀会成员的带领之下,决定在一夜之间杀尽所有的外国人。他们集结起来往李曼先生家进发,一路上大刀霍霍作响。正在这时,忽然天降暴雨,他们中途受阻。中国基督徒朋友们就赶忙向李曼家报信,他们忙坐上轿子,从后门逃走,而暴徒们几乎在同一刻从前门涌了进来。
那时,诡计多端的慈禧太后希望自己免受暴动起义之祸,于是挑唆义和团,让他们相信中国的纷乱都是西方人给惹的。她煽动义和团发起一场遍及全国的排外反基督教的大屠杀,要杀尽一切在中国的外国人。义和团拳师们结成团伙,虐杀外国基督徒和中国基督徒。在保定府有一次大屠杀,我有位伯父是保定知府,他就是在那场大屠杀中丧生的。在一天之内,有四十六位宣教士被杀。多年之后,我站在他们受难之处,默对着他们的坟墓。一位有名的美国传道人向众人朗读了一位在这里被杀的宣教士临死前写的一封信,她在信中把自己在这里所遭苦难和所遇险况告诉了自己在美国的儿子,不过,却仍然劝他做好准备来中国,把他们未尽的事工继续下去。朗读完毕,这位传道人说:「现在这个少年人已经在来中国的路上了。」这是真正属基督的灵,耶稣在被钉十字架时,仍为自己的仇敌祷告。
在南京,父亲接到慈禧太后的懿旨,要剪除他辖区之内的所有外国人。当时抚台(注:抚台是对巡抚的尊称。巡抚是清朝的从二品官员,是仅次于总督的封疆大吏,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不在南京,由父亲代理抚台一切事务,他知道抚台亦不赞同这个命令,于是就决定抗命不遵。他把「诛所有外国人」改为「护所有外国人」。这是一着险棋,因为他擅改懿旨,一旦被告发,他和全家老小都要被诛杀。他后来回到家,告诉母亲说:「这些无辜的人我是不会杀的,所以,我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违抗太后懿旨而被满门抄斩。你一定要带着全家老小到乡下避祸。」这话在家中传开之后,所有人都哭了,最后母亲说:「那绝不可能!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我一个人怎么能承担得起呢?」后来我们没有逃,在我们那个区的所有外国人和基督徒都幸免于难。我们全家人也没有遭祸,因为没有任何人向慈禧太后报告我父亲抗旨一事。这时,八国联军已经攻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自己也被迫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