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一年当中最欢喜快乐的一段时光就是过大年了。不过,过年也是一大难关,因为我们总是要提心吊胆,唯恐一不小心犯了忌,就要挨大人骂。我们相信,若想在新的一年中有好运道,就得要严严地守住这些大大小小数不尽的礼节——若有任何疏漏,就会带来霉运。仆役们至少会在过年前提前一个月打扫整个府第的屋顶屋角,还要准备大量膳食。中国有句俗语说:「有钱没钱,洒扫利落过新年。」在过年前七天,一些大人要聚在厨房里送灶神。在厨房墙上,有一张贴了一整年的灶神画像,据说全家人一切所作所为都尽收灶神眼底。他们磕头烧香,并把糖果供在画像面前拜完了就把那画像取下来焚毁。我们相信,灶神吃了糖以后,嘴会变甜,希望他回天宫后只把我们做过的那些好事禀报上去。

  一切都得要在除夕夜之前预备妥当,而且所有债务都得要在除夕之前偿清。各家把写着吉祥话的大红春联贴在门楣上,当晚人人都要沐浴,换上新衣。那时,男人还蓄有长辫,他们会戴上黑瓜皮帽,身穿缎面皮袍;女人和孩子则穿上皮短袄或丝棉袄,并穿红色绣花裙和红绣鞋。妇女们戴起镶嵌着珍珠或美玉的丝绒或锦缎额包使额头和耳部保持温暖,我们孩子则头戴缨缮帽,项上挂着银锁。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铜手炉,红红的炭火埋在炉中的炭灰内,供我们暖手暖脚用,因为那个时候,房间里还没有装暖气。

  父母希望有好运临到,会把压岁钱放在我们的枕头底下,随后我们就要到宗祠堂去祭祖了。祠堂墙壁上挂着先祖们的画像,每个像前都摆放着一副饭碗、酒杯和汤匙,供那位先祖在天之灵使用。堂里有几个长桌,上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烤全猪和鸡鸭鱼肉等,这是给先祖们的供物。我们照着辈份大小和长幼次序跪着磕头,磕完了头,仆人们就把放满纸钱的黄纸袋递给父亲,每个祖先一袋。父亲就一袋一袋地点燃,放在一个大铜瓮里烧,烧完了就在灰烬上洒上一杯酒,以示祭奠。仪式结束之后,全家都到大厅一起吃年夜饭。在除夕夜很少有人去睡觉。年初一早晨,所有的门都大开着,鞭炮声此起彼伏,从那天一直到正月十八,除了每天仍要祭祖之外,我们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可以完全自由。

   每逢过新年,我们都要找一个算命先生来「占卜」这一年的运道。算命先生大都是瞎子,因为中国人认为,瞎子们既然无法看见这个世界,就肯定能够看到那个肉眼所不能见的世界。算命先生通常由一个小童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小铜锣,边走边打。他会根据我们的「八字」来占卜,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中国人计算年份,是以六十年为一甲子,十二年为一个小周期,每一年都有一个生肖。我属虎,在农历二月十二日晚上十时生。因为我是在虎年晚间出生,而虎总是在晚间外出猎食,所以算命先生说我是个很勤力而不至缺衣少食的人。不过,一个女孩子若在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出生,那她将来若不能成为极好的女人,便会是一个极坏的女人。这种女孩很难嫁出去,因为男家宁可错过一个天仙,也绝不愿冒娶进一个恶妇的风险。

  算命先生这样批我的命,我的母亲便无法为我订亲。我还几岁大的时候,在北方一个城市有一个大户人家为着自己的一个儿子,请了媒人到我家提亲。媒人说了许多和这家结亲的好处,母亲也向别人打听这户人家的情形。经过好几个月的来回说媒之后,母亲同意把我的「八字」写在一张红帖上,由媒人带去男家,看我和那个男孩「八字」是否相合。媒人拿着这张红帖去到男家,他们就叫了个算命先生,根据这两个八字来推算我们是否能结成一桩美好姻缘。结果,男家无法确定我究竟会是一个极好的女人还是会成为一个极坏的女人,于是决定不结亲。倘若我们的八字相合,下一步就是把写有我们八字的红帖叠好,在他们家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放三天。在这三天之内,家中若没有什么东西破掉,连一个碗筷都没有打碎。他们就知道这桩亲事是吉利的。一旦订了亲,两个孩子的八字就会写进金红大喜帖,拿到这个喜帖,就相当于领到了结婚证。

  从这些愚昧荒谬的迷信做法中可以看出,把夫妻二人连在一起的那根幸福的红线是何等脆弱,而人们对于未知的将来,要暗中摸索,以求逃避人生前途上的悲苦,又是何等地渺无把握!实际上,中国有句俗话说:「新娘坐上花花轿,就是拾到倒霉票。」在这件事上,还可以看到,慈爱的上帝随时随地看顾那些属他的人,他使万事互相效力,甚至用一个瞎眼算命先生占卜的结果来让我得到益处。

  在农历九月菊花盛放之时,总园务根据各种几何设计样式,把几百盆菊花排好,摆在园子小径两旁,或放在琉璃厅中。然后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们、嫂嫂们、堂亲及家眷,还有孙辈——这一大家子人都盛装打扮,聚在一起过重阳节。菊花姿态各异,隽秀华美绚丽多彩,只有亲眼看过的人才能领略此花的美丽。我们游园赏菊那当儿,仆人们会把雕花茶几和凳子在花丛中摆好,之后,我们就坐在各自的茶几前吃蒸蟹。每个座位面前放着一块板、一个小钉锤、一根剔签和一个小钩,可用来敲碎螃蟹硬壳,剔出鲜美的蟹肉。这时,总厨长正忙着煮一锅热汤。他把鱼块、鸡块、香菇、韭菜、卷心菜、豆瓣菜以及其他的美味放入汤中,最后会把一碗洁白的菊花瓣洒在汤上,这就是「菊花锅」,我们所有人都会喝上一碗的。

  饭后,大家安静地坐下,每个人都会写一首短诗应景。我们按照长幼次序将写好的诗读出来,由父亲嘉赏。七哥和六姐通常会拔得头筹,而我的诗却从未得到任何夸赞。就这样,我们把中国诗人的古风沿袭了下来。

  自然,在一年之中还有其他节日,不过,我们平日除了在园中玩耍之外,还会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功课,因为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们也能知书达理。我家的莲池很大,可供一叶小舟在其中游弋,我们常常叫一个仆人为我们摇舟,在莲池中穿行,可以采莲花,还可以吃所折莲蓬中的莲子。哥哥弟弟们会在果园赛马,而我们女孩子则会躲在寺庙中兴奋地观看他们比赛。我们喜欢去西洋文化室玩耍在那儿有带活动滚轮的奇怪皮椅,我们觉得把这些活动椅在房间里推过来推过去真是再好玩不过了。我们可从未想过这是可以坐的,因为几乎没把它们当椅子看。

  我们住的地方好似人间仙境,华贵美丽的物品任我们使用,但我们很少获准到高墙之外游玩。我们就像关在宫殿中的囚犯一样。常常梦想着去外面的世界,我则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到女校念书跟一位外国女教员学说英文和弹钢琴。

  不过,一年之中有一天,我们可以踏出重重朱门,任自己饥渴的双目陶醉在外面世界奇幻五彩的声色之中。

  在城南的夫子庙旁有一处观光之地,我们每年夏天都要一起去那里游玩。在出发之前,我会兴奋得接连几夜都睡不着觉。在那个重要日子的早晨,我穿上丝裙,戴上珠宝首饰,坐上带着轻丝轿帘的轿子,去到夫子庙边上有名的秦淮河畔。父亲在那里已备好了两只大画舫。这两只画舫有彩绘的扶栏,雕花的窗棂,华丽得无法形容。我们都进入画舫中,乘船在秦淮河开阔处来回巡游赏玩。这天可是大宴之日,因此厨子们和仆人们带着膳食,坐在几只小船上,紧随在画舫之后。先上些开胃菜,有茶水、小肉圆汤,还有蒸饺春卷、火腿、五仁饼、枣仁糕这样的小食。到了中午,真正的筵席才刚开始。第一轮上八个冷盘,如火腿片、虾片、熏鱼和松花蛋等。接下来就是六个热炒,一盘一盘地上,如青豆虾仁、笋尖肉丝、荸荠炒猪肝。然后是八道主菜,有燕窝羹、鱼翅、八宝饭,还有一个巨大的四喜拼盘,里面有一只烤全鸭、一只炖全鸡、一条大全鱼和一大块烤肉。我们自然只能每样尝一点,最后一道菜几乎都没有人下筷了。

  午膳会持续两个小时,在我们用膳的时候,十几个歌女来为我们献上歌舞,有变戏法的逗乐,还有一出傀儡戏表演。到了下午,我们这些孩子们就会下到几只小船上,顺河而下,乘船到一个大桃园那里。园中的桃子我们可以随意摘取。不几年后,那儿开了一家西餐馆,于是我们就会在傍晚时分到那儿去吃西餐。菜单上常有牛肉汤、三文治、冷香肠、布丁、热可可、面包、黄油和果酱。我们觉得这些简直棒极了,但不敢用刀叉吃,因为怕割伤嘴,于是就用一把大汤匙吃西餐。西餐馆里还有一个洋货店,这真让我们着迷,在那儿,我们可以买到皮面小笔记本、极小瓶的香水,还有罐装的硬糖。

   我母亲四十岁那年,家里有两件大喜事:一是母亲的四十大寿二是三哥娶亲。新娘子是清朝驻美名臣李鸿章的孙女。我们请了一班当红伶人在家中的戏台连唱了三天的大戏。在大喜之日前三天新娘的嫁妆送到了我家,搬运嫁妆的挑夫很多,嫁妆有桌椅板凳大小洗濯盆、各式摇床、匣盒、橱柜、大箱小箱、一卷卷绫罗绸缎和丝绒织锦、珠宝首饰、帷帐、厨具、各式银器、书画卷轴、屏风和花瓶,若把所有嫁妆排开,足以延至三里以上。每个抬嫁妆的挑夫进我家大门时,门两边有八位文书相迎。一边的文书接收彩礼,另一边的文书则负责核对礼单。然后,这些彩礼会搬运到新房里去我们得要重重地打赏那些搬运彩礼的挑夫。

  在大喜之日那天,从对着大街的带铜环前大门,到里院厅堂的门,全都要大开,所有的屏风都要移开,帘子挽起来,这样各院情形就可一目了然,大红大绿的缎子结成花彩,挂在一道道编好的竹拱门上,在前门入口处,站着两排身材高大的男仆,他们一律身着正式的长袍,大红大绿的饰带交叉佩在胸前。进去些是我的兄弟和堂兄弟们,他们排成两列,迎接赴宴的男宾,再进去就是我的姐妹和嫂子们,她们也站在那儿迎接女宾。

  男宾到大门口,下轿之后,会有一位男仆迎上前去,接到所递来的大红名贴之后,就把帖用一只手高举过头,将来宾领过走道,来到我兄弟和堂兄弟们跟前接受他们的迎宾之礼。道完喜之后,再送他到后院戏台前的来宾席上,与其他客人坐在一起。若来的是女宾,轿子就会一直抬到我姐妹和嫂嫂们跟前才停下,她们会欢迎她的到来,并陪着她上到楼上的厢房里去,女宾们会在厢房里隔着竹帘看戏。

   到了黄昏时候,所有的红灯笼都点亮了,然后我们听到有鼓乐声,心里知道红色大花轿就要到了。但说也奇怪,那时所有的门都关了起来,还上了闩,没有一个人出去迎接新娘。轿夫们要把花轿放在地上,这时,新娘的娘家人就会给我们的仆人很多赏钱,要他们开门把她放进来。这个小小的下马威是要教会新娘,在婆家要能忍耐。然后大门打开,花轿一直抬到前厅,新郎就站在那里迎接同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了起来。随行的两个喜娘把帘子卷起新娘穿着大红绣花礼服,头戴珠冠,上面盖着大红盖头。新郎新娘一同拜天地,然后夫妻对拜,新人进入洞房后,新郎会在洞房里将新娘的盖头掀开。

  接着两个新人又回到厅堂,全家人站起来欢迎新娘子,然后领着新人到宗祠堂,对着祖宗的牌位磕头。新郎新娘随后会向父母叩拜,再向所有的弟兄姐妹依着长幼次序互拜。礼毕后新人重又回到洞房,两人坐在绣帘之后的婚床床沿,饮下交杯酒,这才算礼成。于是大开筵席,欢宴所有宾客,宾客就要开始闹洞房了。

  父母和其他长辈都要送很贵重的礼物给新娘,而作为答礼,新娘也会送给每个家人一份礼物,还要花一大笔钱打赏我家所有的仆人。红白喜事耗资巨大,致使很多家庭终生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