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祷文的结语「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们!」教导我们只能从祷告中寻得上帝的鼓励和安慰(但9:4,7-9,16-19;路18:1,7-8),并必须在祷告中赞美祂,将国度、权柄、荣耀都归于祂(代上29:11-13;提前1:17;启5:11-13);最后我们说「阿们」,乃为确定我们实实在在的意愿,以及必蒙垂听的信念(林前14:16;启22:20-21)。
Q: What doth the conclusion the Lord’s prayer teach us?
A: The conclusion of the Lord’s prayer (which is, For Yours is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for ever, Amen) teaches us to take our encouragement in prayer from God only, and in our prayers to praise Him, ascribing kingdom, power, and glory to him. And, in testimony of our desire, and assurance to be heard, we say, Amen.
解读1:为什么要单单从祷告中寻得上帝的鼓励和安慰?
因为:
-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难处,上帝始终统管万有:「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29:10)。
- 上帝是大能、信实、慈爱的,祂不但有能力、也愿意赐给我们一切的好处:「大而可畏的上帝,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但9:4),「我们在祢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祢的大怜悯」(但9:18)。
解读2:为什么要在祷告中赞美上帝,将国度、权柄和荣耀都归给祂?
因为:
- 上帝把一切好处赐给我们,至终并非为了我们,而是为了使祂自己得着荣耀:「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14:13)。我们祷告时不可从上帝那里偷窃任何「国度、权柄、荣耀」,应当将祂当得的一切完全归给祂:「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将我的称赞归给雕刻的偶像」(赛42:8),「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与我们,不要归与我们,要因祢的慈爱和诚实归在祢的名下」(诗115:1)。
- 当我们向上帝祷告的时候,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上帝不是围着我们转,而我们是为祂的荣耀的目的而造的:「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赛43:7)。我们不应该要求上帝照我们的意思应允祷告,而要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和权柄:「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太26:39)。
- 人在祷告中时常聚焦在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上,但合神心意的祷告帮助人将目光从问题本身上挪开,转而投向上帝,并学习以上帝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一切。透过这个过程,人得以逐渐看清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神在成就其对人的计划中的某个阶段,也使人反思上帝允许这些事发生的旨意为何,因而能不断贴近上帝的心意来祷告,在祷告中向神支取各样的恩典等。最后上帝的旨意实现在人身上,并以此得了荣耀。
解读3:「阿们」是什么意思?
「阿们」是希伯来文,意思是「诚如所愿」、「但愿所求的会成就」,表明我们渴慕并确信我们的祷告必蒙上帝垂听。
解读4:为什么不可高举「雅比斯的祷告」?
雅比斯的祷告记载在历代志上第4章10节,该祷告因Bruce Wilkinson的著作Prayer of Jabez而曾一度风靡、几乎可与主祷文相媲美而成为另一处基督徒祷告的模板。但书中对雅比斯祷告的诠释存在以下真理方面的问题:
- 与神的主权矛盾:上帝的旨意是否成就完全取决于人是否祷告。
- 解经问题:以寓意解经为主,脱离经文的上下文及历史背景。
- 断章取义:截取经文作为祷告模板过度轻率;若以此类推,圣经也有其他经文也可作祷告模板了,如创28:20-21所记载雅各在伯特利的祷告。
- 隐含成功神学:人因要为神做大事可以大胆向神祈求物质、名誉、影响力等。
- 无法对不蒙应允的「敬虔」的祷告做出正确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