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第八条诫命要求我们,以合情合理之法去取得并增添自己(帖后3:10-12;罗12:17;箴27:23)及别人的财富和产业(利25:35;箴13:4;20:4;24:30-34;腓2:4)。

Q: What is required in the eighth commandment?

A: The eighth commandment requires the lawful procuring and furthering the wealth and outward estate of ourselves and others.

解读1:我们是否「不可偷盗」就行了,有必要努力「获取并增加自己与别人的财富与产业」吗?

  1. 「偷盗」的实质是以违反上帝律法的方式,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浪费别人的东西也是一种偷盗。
  2. 我们获取并增加财富的能力是上帝所赐的,目的并非让我们为自己赚钱、享受,而是让我们通过今生照着上帝的心意合理运用这些恩赐,学习做上帝忠心的管家,在这过程中越来越长成基督的样式,将来好承受、管理上帝永恒的基业:「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
  3. 如果我们今生不尽自己的本分努力工作,获取并增加自己和他人的财富,就是随私意浪费、偷窃上帝的恩赐:「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5:26-30)。

解读2:我们应当怎样努力获取并增加财富和产业?

  1. 仰望上帝:不贪爱钱财,单单仰望上帝的供应:「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10:22)。「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来13:5),「但那些想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
  2. 自食其力:「耶和华上帝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上帝面前守住这身分」(林前7:20-24)。
  3. 职业正当:选择合乎上帝律法的职业,在工作中与上帝同行,不靠算命、赌博等任何上帝所不认可的手法赚钱:「你素来倚仗自己的恶行。让那些观天象的,看星宿的,在月朔说预言的,都站起来,救你脱离所要临到你的事」(赛47:10,13),「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徒19:19,24)。
  4. 运用智慧:使用上帝所赐的聪明才智,努力获得并增加财富:「她想得田地,就买来。用手所得之利,栽种葡萄园」(箴31:16)。
  5. 勤劳积蓄:不可急于发财,「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箴13:11),「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箴10:4),「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4:28)。
  6. 勤俭节约:所以的财富都是上帝的,我们不可体贴肉体奢侈浪费:「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于主」(林前10:26),「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愚昧人随得来随吞下」(箴21:20),「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约6:12),「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多2:12)。
  7. 合理使用:「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11:24-25),「嗨!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雅5:1,3),「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就是人蒙神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传6:1-2)。

解读3:我们应当怎样帮助他人获取并增加财富和产业?

  1. 甘心施舍:我们作为上帝财富的管家,应当忠心地做上帝祝福的管道,济贫助困,尤其对主内肢体:「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利25:35),「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的款待」(罗12:13),「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壹3:17)?
  2. 乐意助人:爱人如己,因为别人的财富也都属于上帝:「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林前10:24),「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
  3. 诚信守约:忠心地履行一切合乎上帝律法的契约和承诺,完成别人所交托我们的:「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诗15:4),「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林后1:12)。
  4. 买卖公平:「你若卖什么给邻舍,或是从邻舍的手中买什么,彼此不可亏负」(利25:14)。
  5. 不可亏负:「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罗13:8),「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3:27-28),「他既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归还他所抢夺的,或是因欺压所得的,或是人交付他的,或是人遗失他所捡的物」(利6:4),「未曾亏负人,未曾取人的当头」(结18:6),「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8)。

解读4:上帝提倡私有制吗?

圣经并没有提倡私有制或公有制,因为上帝是天地万物的主,「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24:1)。人是上帝所赐物质财富的管家(创1:29;诗8:7),应该按照上帝的心意来获取、使用和管理物质财富,慷慨地帮助邻舍。人所使用的万物都是从上帝那里借用的,最终都要还给上帝,并就自己所管理的向上帝交账。因此,人偷盗,实际是在偷盗上帝安排别人管理的东西。

解读5:上帝提倡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吗?

使徒行传第2章中教会的凡物公用并不是强制性的,只是一种暂时的自愿做法,起因是为了帮助当时耶路撒冷的大量贫困信徒。

解读6:上帝提倡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制度吗?

圣经并没有特别提倡任何一种经济制度,而是强调管家的态度。无论我们生活在何种制度下,都应该做上帝所赐财富的忠心管家。

解读7:信徒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

主耶稣说:「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太5:40),使徒保罗也说:「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林前6:7)。那么,信徒可以借助保护或恢复我们自己的权益吗?

  1. 圣经没有禁止我们使用属世的法律来保护或恢复我们自己的权益。「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罗13:1),上帝在地上设立的权柄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因为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13:4),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人间的法律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2. 主耶稣教导信徒在小事上甘愿放弃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甘愿吃亏,做福音的见证。但主耶稣并没有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任凭别人夺去我们的合法权益:「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著,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路22:36)。
  3. 保罗禁止的是信徒到不信主的法官面前彼此告状。信徒之间的纠纷应该凭着爱心在教会内部解决:「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罗6:5-6)。
  4. 如果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仍不能保护或恢复我们的权益:「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