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会
教会是由蒙召得救的信徒所组成的属灵有机体,以基督为元首,互相联络、各按各职、彼此相助、渐渐增长。教会既不是神职团体,也不是组织机构,更不是建筑物。
古今中外的信徒都是基督身体的一部份,组成了「无形教会」。而「有形教会」则是信徒在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群之中,仿效初期教会的模式、按照基督的心意、遵循圣经的原则,自然形成、发展和运作的群体。虽然有形教会中也会掺杂着没有真正蒙恩得救的稗子,但若符合以下三个标志,仍然属于基督的教会:
- 圣道被纯正地宣讲和聆听;
- 圣礼按照基督的吩咐施行;
- 纪律得到合宜的执行。
主耶稣对门徒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这个大使命是主交给所有门徒的,并非个别神职人员的专利。因此,所有的门徒都被主赋予了建造教会的属天权柄,也被主安排了恪尽本分的属灵职责,不可藏身于教会之中,懒散懈怠,沦为「又恶又懒的仆人」(太25:26)。
从初期教会看,地方教会脱胎于犹太会堂、以家庭教会为雏形,十位成年男子就要建立会堂,人人都有机会发表「劝勉众人的话」(徒13:15)。同样,十家委身的信徒,也可以靠主建立独立的家庭教会,人人「都可以一个一个地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林前14:31)。倚赖牧师牧养、聘请专人讲道的教会模式,并非出于圣经。相反,地方教会的每个成员都是基督的肢体,所以都应当:
- 不断从基督的供应得着滋养、增长成熟;
- 不断照基督的教导参与服事、发挥功能;
- 不断按基督的命令领人归主、拓展神国。
本堂的蒲公英异象
随着末世属灵、政治、社会、科技和灾难的信号越来越明显,大型教会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难处,不是被迫化整为零,就是与世界同流合污、沦为贩卖「灵性产品」的企业。但这正如「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处」(徒8:1),一方面有仇敌的逼迫,一方面也有圣灵的洁净,应验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末世的信徒和教会都应该预备像初期教会一样,被圣灵分散到各地。因为神对教会的命令和祝福所表明的心意,不是孤家寡人、独善其身,而是生养众多;不是中央集权、只此一家,而是遍满全地。初期教会就像蒲公英一样,默默无声、毫不起眼,不经意间就平地而起,每个圆球都有一百多颗种子,无论是风雨的吹袭、还是敌友的碰触,都可以把神所赋予它的生命传遍天下!因此,「蒲公英」可以代表本堂的异象,因为它的特点是:
- 平凡低微——藉无能彰显圣父之全能
- 随遇而安——藉信心随从圣灵之引领
- 繁殖扩散——藉生养遍满圣子之国度
蒲公英异象的「不是」与「是」:
- 蒲公英异象不是聚焦于个人福音布道,而是强调信徒配搭同工、实践大使命。
- 蒲公英异象不是通过小组倍增、建立小组教会,而是致力于从家庭小组过渡到家庭教会。
- 蒲公英异象不是通过增长建堂,发展成少数人事奉、多数人隐藏的大型教会,而是要建立许多人人事奉、同作门徒的小型教会。
- 蒲公英异象不是通过植堂、网络,建立众多隶属于母会的分堂,而是建立独立治理、合作争战的教会。
- 蒲公英异象不是集中资源、建立大型教会,而是分散资源,每个信徒都作恩赐的忠心管家,避免大大小小的巴别塔。
- 蒲公英异象不是集中权柄、建立宗派,而是分散权柄,每个信徒都作基督的权柄出口,避免形形色色的教皇。
蒲公英异象的实践
要在教会中具体地实践蒲公英异象,至少应该落实以下要点。这些都是我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并非一成不变、也非绝对教条,需要在实践中继续顺从圣灵的带领,因时、因地、因人而作调整,力求不断完善、为后人铺路:
一、预备生命:
- 信徒在受洗之前,都要参加慕道课程,目的是信得清楚、信得准确、信得坚定,把信仰建造在「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上。内容包括:人论、神论、基督论、救恩论、信仰与科学等。
- 信徒在受洗之后,都要参加基要课程,目的是活出重生的生命、活出信徒的样式。内容包括:祷告、读经、灵修、聚会、团契、奉献、行道、服事、追求、信心、爱心、顺服。
- 参与事奉的同工,都要参加门训课程,目的是在跟从主、服事主的心态和心志上正确而坚定,能活出基督门徒的样式;在跟从主、服事主的认识和技巧上清楚而有效,能活出基督工人的模式。
二、事奉操练:
- 每两家成熟的信徒,就可以与其他信徒配搭,建立家庭小组。教会所有的信徒都应该在一个家庭小组里委身事奉,并在教会的辅导与支援下,发展组员的生命、促进组员的关系、装备组员的事奉、动员组员的宣教。
- 组长要学习做牧者,以切实的爱心、生命的见证和圣经的灵粮去喂养、扶持、建立组员。不是单枪匹马、大包大揽,而是不断征召、培育、动员和组织同工,彼此配搭、各尽其职。
- 家庭小组需要预备倍增,但不可硬性设定倍增时间表,应该顺从圣灵水到渠成的带领。
- 教会其他团契的事奉目标,也都是围绕蒲公英的异象:
- 儿童、少年团契的目标:培养未来教会的领袖。
- 大学团契的目标:开展校园福音工作,关注留学生事工。
- 青年团契的目标:预备家庭小组的带领者。
- 枫叶团契(老年)的目标:成为教会坚实的代祷者,引领未得救的老人归向主。
- 姊妹团契的目标:建立家室,作智慧妇人,成为家庭、教会的助手。
- 弟兄团契的目标:学习做头,成为家庭、教会的仆人领袖。
- 夫妻团契的目标:活出荣耀主的婚姻生活,二人成为一体,关顾婚姻有问题的家庭。
三、打发差遣:
- 会友方面:一旦时机成熟,若干家庭小组可以在母会的督导之下成立家庭教会,成熟、委身的信徒在5-10家比较合适。
- 家庭教会的会友可以在认识和灵命上有强有弱,但在意识和生命上都必须清楚属主,人人参与事奉。
- 家庭教会最初的带领者,必须是在真理、生命、经验、信心、爱心、恩赐和负担上都适合作长老的人。
- 家庭教会仍然隶属于母会,接受母会的督导和帮助,长老由母会按立。但经济独立、聚会独立,地点、时间都可以灵活。
- 蒲公英教会的主日崇拜和祷告会都是为了已经信主、属主的人,应该另外安排面向慕道朋友的聚会。
- 家庭教会被母会按立了三位长老之后,就应当成立长老会,脱离母会成为独立的蒲公英教会,双方不再有治理上的隶属关系。新的蒲公英教会应该秉承蒲公英异象,继续生养产生新的蒲公英教会。
- 牧养方面:蒲公英教会不可由个别人垄断真理,也不可倚靠全职传道人,而应人人发挥恩赐、同心事奉,人人坚持读经、具备扎实的真理基础,得以彼此守望。
- 资源方面:蒲公英教会不必建堂,也不可建立中央集权机构,但应该彼此合作。蒲公英教会之间可以在讲员、培训、主日学、团契、特会、宣教等方面互相联合、共享资源。
- 奉献方面:蒲公英教会的奉献不应该用于置办固定资产,有余的应当用于宣教、机构、帮补弱小教会等国度事工。
四、预备行囊:
教会必须预备以下成文的资料或手册,成为教会一切对内对外运作的依据,包括信仰、治理、牧养、教导、聚会、长老、敬拜、圣礼、证道、分享、服事、奉献、门训、宣教、辅导、见证、守望、纪律等方面:
- 信仰宣言
- 治理手册(教会宪章、章程、政策)
- 聚会手册(敬拜、圣餐、洗礼程序)
- 教导手册(查经、证道、分享)
- 关爱手册(圣经辅导)
- 小组手册(家庭小组的带领指南、小组公约)
- 团契手册(面向儿童、高中、大学、青年、老年、弟兄、姊妹、夫妻等特定人群)
- 青少年手册(教师培训教程、K-12年级主日学教程、提摩太课程大纲)
- 慕道课程
- 基要课程
- 门训课程
- 同工课程
- 宣教课程
- 基要真理手册(海德堡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信条、基督教要义)
- 教会历史课程
- 圣经概论和预备查经课程
- 圣经综合解读
——综合林维楷牧师、孙波涛牧师有关文章
2015年12年29日第一稿
2016年10月13日第二稿
2020年9月9日第三稿